•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畬民的讀音 畬民的意思

    畬民 畬民,畬族古稱之一。畬字讀音“余”或“奢”。意為用刀耕火種方式新開墾二、三年的田地。始見于南宋末年劉克莊《漳州諭畬》一文,指居住在今福建漳州一帶的畬族先民,其人自認為盤瓠王之后,代代相傳,繁衍至今,有族譜、祖圖、龍紋等本族文書與圖騰標志。歷史上以其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畬”田而得名。解放后“畬”改寫為“畬”(讀音奢),1956年正式定“畬”為族稱。
    • shē
    • mín

    “畬民”的讀音

    拼音讀音
    [shē mín]
    漢字注音:
    ㄕㄜ ㄇㄧㄣˊ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畬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畬民"。 2.畬族古稱。因從事畬耕(即刀耕火種),故名。古時分布在今閩﹑粵﹑贛﹑浙四省的山區。

    辭典解釋

    畬民  shē mín  ㄕㄜ ㄇㄧㄣˊ  

    散居于浙閩境內的一部分猺民。生活刻苦簡陋,女權高于男權,現已漢化。

    網絡解釋

    畬民

    畬民,畬族古稱之一。畬字讀音“余”或“奢”。意為用刀耕火種方式新開墾二、三年的田地。始見于南宋末年劉克莊《漳州諭畬》一文,指居住在今福建漳州一帶的畬族先民,其人自認為盤瓠王之后,代代相傳,繁衍至今,有族譜、祖圖、龍紋等本族文書與圖騰標志。歷史上以其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畬”田而得名。解放后“畬”改寫為“畬”(讀音奢),1956年正式定“畬”為族稱。

    “畬民”的單字解釋

    】:[shē]焚燒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這樣耕種的田地叫畬田。[yú]開墾過兩年的田地。
    】: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畬民”的相關詞語

    * 畬民的讀音是:shē mín,畬民的意思:畬民 畬民,畬族古稱之一。畬字讀音“余”或“奢”。意為用刀耕火種方式新開墾二、三年的田地。始見于南宋末年劉克莊《漳州諭畬》一文,指居住在今福建漳州一帶的畬族先民,其人自認為盤瓠王之后,代代相傳,繁衍至今,有族譜、祖圖、龍紋等本族文書與圖騰標志。歷史上以其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畬”田而得名。解放后“畬”改寫為“畬”(讀音奢),1956年正式定“畬”為族稱。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