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矩重規的讀音 疊矩重規的意思
【解釋】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出處】《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君臣協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動若重規,靜若迭矩。”【示例】因先生之言,以讀先生之書,如~,毫厘不失,灼然與才子之筆,分路而揚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
- 疊
- 矩
- 重
- 規
“疊矩重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ié jǔ chóng guī]
- 漢字注音:
- ㄉㄧㄝ ˊ ㄉㄧㄝ ˊ ㄉㄧㄝ ˊ ㄉㄧㄝ ˊ ㄉ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疊矩重規
- 是否常用:
- 否
“疊矩重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形容上下相合。矩,曲尺,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規,圓規,畫圓形的工具。辭典解釋
疊矩重規 dié jǔ chóng guī ㄉㄧㄝˊ ㄐㄩˇ ㄔㄨㄥˊ ㄍㄨㄟ 矩、規各相重疊。比喻情事相同。清.盛時彥《閱微草堂筆記.跋》:「因先生之言,以讀先生之書,如疊矩重規,毫厘不失,灼然與才子之筆分路而揚鑣。」也作「重規襲矩」。
網絡解釋
【解釋】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
【出處】《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君臣協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示例】因先生之言,以讀先生之書,如~,毫厘不失,灼然與才子之筆,分路而揚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
“疊矩重規”的單字解釋
【疊】:同“疊”。
【矩】:1.畫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則;規矩:循規蹈矩。
【重】:[zhòng]1.重量;分量:舉重。這條魚有幾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輕”相對):體積相等時,鐵比木頭重。工作很重。腳步很重。話說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勢很重。重傷。4.重要:重地。重任。5.重視:敬重。尊重。看重。器重。為人所重。重男輕女是錯誤的。6.不輕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復:重出。書買重了。2.重新;再:重逢。舊地重游。重寫一遍。3.層:云山萬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難。4.使重疊在一起;摞:把兩領席重在一起。5.姓。
【規】:同“規”。
“疊矩重規”的相關詞語
* 疊矩重規的讀音是:dié jǔ chóng guī,疊矩重規的意思:【解釋】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出處】《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君臣協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動若重規,靜若迭矩。”【示例】因先生之言,以讀先生之書,如~,毫厘不失,灼然與才子之筆,分路而揚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
基本解釋
形容上下相合。矩,曲尺,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規,圓規,畫圓形的工具。辭典解釋
疊矩重規 dié jǔ chóng guī ㄉㄧㄝˊ ㄐㄩˇ ㄔㄨㄥˊ ㄍㄨㄟ矩、規各相重疊。比喻情事相同。清.盛時彥《閱微草堂筆記.跋》:「因先生之言,以讀先生之書,如疊矩重規,毫厘不失,灼然與才子之筆分路而揚鑣。」也作「重規襲矩」。
【解釋】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
【出處】《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君臣協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示例】因先生之言,以讀先生之書,如~,毫厘不失,灼然與才子之筆,分路而揚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
【疊】:同“疊”。
【矩】:1.畫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則;規矩:循規蹈矩。
【重】:[zhòng]1.重量;分量:舉重。這條魚有幾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輕”相對):體積相等時,鐵比木頭重。工作很重。腳步很重。話說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勢很重。重傷。4.重要:重地。重任。5.重視:敬重。尊重。看重。器重。為人所重。重男輕女是錯誤的。6.不輕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復:重出。書買重了。2.重新;再:重逢。舊地重游。重寫一遍。3.層:云山萬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難。4.使重疊在一起;摞:把兩領席重在一起。5.姓。
【規】:同“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