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讀音 白居易的意思
- 白
- 居
- 易
“白居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ái jū yì]
- 漢字注音:
- ㄅㄞˊ ㄐㄩ ㄧ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白居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白居易 Bái Jūyì
[Bai Juyi] (772—846)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下邽(現在陜西省渭南縣)人,著名詩人。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是他詩論的綱領,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早期多作諷諭詩,如《秦中吟》和《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著有《白氏長慶集》
辭典解釋
白居易 bái jū yì ㄅㄞˊ ㄐㄩ ㄧˋ 人名。(西元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陜西渭南縣附近)?,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卒于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長慶時,累遷杭、蘇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后卒于洛陽的香山。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
英語 Bai Juyi (772-846)?, Tang dynasty poet
德語 Bai Juyi (chinesischer Dichter der Tang-Dynastie)? (Eig, Pers, 772 - 846)?
法語 Bai Juyi
網絡解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單字解釋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遷居。民居。故居。3.在(某種位置):居左。居首。4.當;任:居功。以專家自居。5.積蓄;存:居積。奇貨可居。6.停留;固定:變動不居。歲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稱(多為飯館):同和居。沙鍋居。8.姓。
【易】:1.做起來不費事的;容易(跟“難”相對):簡易。輕易。易如反掌。顯而易見。得來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輕視。4.改變;變換:變易。易名。移風易俗。不易之論。5.交換:貿易。交易。易貨協定。以物易物。6.姓。
“白居易”的相關詞語
“白居易”造句
突然想起了一首白居易的詩:“映山紅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相傳映山紅花乃是映山紅鳥啼血滴落所致,因此一些映山紅花詩,常常是把映山紅花與鳥放在一起來吟詠。
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出自:唐·白居易《折劍頭》不要輕視那折斷了的直劍,它比彎曲的全鉤還要強硬!白居易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白居易贊美小草時寫的,突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然而即使是大樹,被砍掉了以后就很難在生長出來,給人一片愜意的綠蔭了,雖說小草不能夠給人一片綠蔭,但至少它也可以給你愜意的感受。
憐此皎然質,無人自芳馨。出自:唐·白居易《詠牡丹》憐:憐愛。皎然:潔白。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白居易
白居易的“新樂府”詩與《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是一脈相承的。
白居易的詩以老嫗能解惟其特色,和主張用字的韓愈有很大的差別。
白居易所寫的詩,不但風格清新婉麗,而且文字平易近人,老嫗都解。
如“我國古代詩人有許多喜歡喝酒,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等都與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白居易的詩因為寫得老嫗能解,所以有著廣大的讀者。
* 白居易的讀音是:bái jū yì,白居易的意思: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基本解釋
白居易 Bái Jūyì
[Bai Juyi] (772—846)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下邽(現在陜西省渭南縣)人,著名詩人。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是他詩論的綱領,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早期多作諷諭詩,如《秦中吟》和《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著有《白氏長慶集》
辭典解釋
白居易 bái jū yì ㄅㄞˊ ㄐㄩ ㄧˋ人名。(西元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陜西渭南縣附近)?,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卒于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長慶時,累遷杭、蘇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后卒于洛陽的香山。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
英語 Bai Juyi (772-846)?, Tang dynasty poet
德語 Bai Juyi (chinesischer Dichter der Tang-Dynastie)? (Eig, Pers, 772 - 846)?
法語 Bai Juyi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突然想起了一首白居易的詩:“映山紅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相傳映山紅花乃是映山紅鳥啼血滴落所致,因此一些映山紅花詩,常常是把映山紅花與鳥放在一起來吟詠。
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出自:唐·白居易《折劍頭》不要輕視那折斷了的直劍,它比彎曲的全鉤還要強硬!白居易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白居易贊美小草時寫的,突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然而即使是大樹,被砍掉了以后就很難在生長出來,給人一片愜意的綠蔭了,雖說小草不能夠給人一片綠蔭,但至少它也可以給你愜意的感受。
憐此皎然質,無人自芳馨。出自:唐·白居易《詠牡丹》憐:憐愛。皎然:潔白。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白居易
白居易的“新樂府”詩與《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是一脈相承的。
白居易的詩以老嫗能解惟其特色,和主張用字的韓愈有很大的差別。
白居易所寫的詩,不但風格清新婉麗,而且文字平易近人,老嫗都解。
如“我國古代詩人有許多喜歡喝酒,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等都與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白居易的詩因為寫得老嫗能解,所以有著廣大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