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飛升的意思 白日飛升的讀音和出處
- 白
- 日
- 飛
- 升
- 成語名稱:
- 白日飛升
- 成語拼音:
- [bái rì fēi shēng]
- 成語解釋:
- 猶白日升天。道教謂人修煉得道后,白晝飛升天界成仙。后喻指一朝顯貴。
- 成語出處:
- 《全元散曲 喜春來》:“黃金轉世人何在,白日飛升誰見來。”
- 成語例句:
- 〖示例〗左壁掛‘黃鶴樓白日飛升’,右壁懸‘洞庭湖三番渡過’。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九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修道成仙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白日飛升
- 英文翻譯:
- elevate one 's body and flying awa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白日飛升”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白日升天 修煉 得道 白晝 天界 成仙 喻指 顯貴
“白日飛升”的單字解釋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日】:1.太陽: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圓。日語。3.從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時間;白天(跟“夜”相對):日班。日場。日日夜夜。夜以繼日。4.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一晝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談。5.用于計算天數:十日。多日不見。6.每天;一天天:日記。日產量。日新月異。生產日有增加。經濟日趨繁榮。7.泛指一段時間:往日。來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國慶日。9.姓。
【飛】:1.(鳥、蟲等)鼓動翅膀在空中活動:飛蝗。鳥飛了。2.利用動力機械在空中行動:飛行。明天有飛機飛上海。3.在空中飄浮游動:飛云。飛沙走石。飛雪花了。4.形容極快:飛奔。飛跑。飛漲。5.揮發:蓋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兒飛了。樟腦放久了,都飛凈了。6.意外的;憑空而來的:飛災。飛禍。流言飛語。7.姓。
【升】:1.由低往高移動(跟“降”相對):升旗。上升。旭日東升。2.(等級)提高(跟“降”相對):升級。3.容量單位,符號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單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糧食的器具,容量為斗的十分之一。6.姓。
“白日飛升”的近義詞
“白日飛升”的相關成語
白日飛升
拔宅飛升
霞舉飛升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白日見鬼
白日夢
白日青天
白日上升
白日升天
白日繡衣
白日做夢
白日作夢
大天白日
黑家白日
黑價白日
黑天白日
精貫白日
青天白日
清天白日
“白日飛升”的關聯成語
白字的成語
日字的成語
飛字的成語
升字的成語
白開頭的成語
日開頭的成語
飛開頭的成語
升開頭的成語
bai的成語
ri的成語
fei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brfs的成語
白日什么什么的成語
白什么飛什么的成語
白什么什么升的成語
什么日飛什么的成語
什么日什么升的成語
什么什么飛升的成語
“白日飛升”造句
渡天劫,斬紅塵,斷因果,白日飛升,成仙人,慢慢修仙之路。
化三魂七魄修煉內丹,妄求白日飛升,與天同壽。
武學空前繁榮,修煉者所在皆是,出現了很多武學巨匠白日飛升的神話傳說。
那一十三名弟子眼見師尊白日飛升而去,留下了若干的法器,沾染了仙靈之氣,甚是神異,紛紛將其奉為至寶,深藏于蜀山之中。
仙被逐去界外,這無仙的禁閉之地,各族遺存只求天道的一線機緣,白日飛升,證道長生。
白衣人的飛升,乃是近百年來唯一的一次,也是新中國成立后的首次白日飛升。
于是,羽化、升仙、問道、求佛,成神,他一邊縱意花間,采摘群芳;一邊問道修仙,白日飛升;一個不小心,成就了一段巔峰神話!
風夫子緩緩轉過身來,袍子輕輕地飄了起來,不知情的人定要認為他立馬就要白日飛升,上升天界了,雯子看著他的背影,也覺得有著一種不可言狀的輕柔。
寧采臣也懶得說明,在他看來,黃沾大師雖然不至于得道成仙白日飛升,但要論才氣之高心胸之曠達,就算真正的仙人也是萬萬不及。
流水中傳遞而來的大道真言,讓李蓉對整個世界有了一種明悟之感,猶如白日飛升。
* 白日飛升的意思 白日飛升的成語解釋 白日飛升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