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的意思 病入膏肓的讀音和出處
- 病
- 入
- 膏
- 肓
- 成語名稱:
- 病入膏肓
- 成語拼音: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成語解釋:
-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 成語例句:
- 吾觀劉琦過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見面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于事物或人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肓,不能讀作“mánɡ”。
- 繁體字形:
- 病入膏肓
- 英文翻譯:
- regarded as hopeless
- 成語故事:
- 病入膏肓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病入膏肓”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左傳的成語 比如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膏肓 醫學 名稱 心尖 脂肪 心臟 膈膜 認為 藥力 不到 地方 形容 病情 嚴重 無法 治療 程度 比喻 事態 挽救
“病入膏肓”的單字解釋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的不正常的狀態:疾病。心臟病。他的病已經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不正常狀態:他著了涼,病了三天。3.害處;私弊:弊病。4.缺點;錯誤:語病。通病。5.禍害;損害:禍國病民。6.責備;不滿:詬病。為世所病。
【入】:1.進去。與“出”相對:入場。入冬。2.參加:入伍。入團。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歲入。5.入聲。
【膏】:[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繼晷(guǐ)。2.糊狀的東西:牙膏。藥膏。3.中成藥劑型之一。在常溫時為固體、半固體或半流體的制品。可分為內服膏、外貼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車軸或機械的轉動部位上,使潤滑:膏車。2.把毛筆蘸墨后在硯臺上掭:膏筆。
【肓】:古指人體內心臟下膈膜上的部位。
“病入膏肓”的反義詞
“病入膏肓”的近義詞
“病入膏肓”的相關成語
“病入膏肓”的關聯成語
病字的成語
入字的成語
膏字的成語
肓字的成語
病開頭的成語
入開頭的成語
膏開頭的成語
肓開頭的成語
bing的成語
ru的成語
gao的成語
huang的成語
brgh的成語
病入什么什么的成語
病什么膏什么的成語
病什么什么肓的成語
什么入膏什么的成語
什么入什么肓的成語
什么什么膏肓的成語
“病入膏肓”造句
假如當初蔡桓公能虛心聽取扁鵲的勸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嗚呼呢?如果當初唐太宗不能聽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現“貞觀之治”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
這人已經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了。
盡管爺爺已經病入膏肓,但他樂天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
他已病入膏肓,醫生也束手無策了。
這個病人已病入膏肓,治好的機會已經很小了。
他們再這樣胡搞下去,問題終將病入膏肓,難以挽救。
染上毒癮若不能立即戒斷,到了病入膏肓時,想戒也沒用了。
如果思念是種病,我已病入膏肓;如果距離是種美,我已丑陋至及;如果愛情是在犯罪,我已被判死刑;如果愛你需要崩潰,我至死不悔,只要你開心就美!
王先生病入膏肓,幸虧遇到一個妙手回春的大夫,他才得以完全痊愈。
染上毒癮若不能立即戒斷,到了病入膏肓時,想戒也沒用了。
* 病入膏肓的意思 病入膏肓的成語解釋 病入膏肓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