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暈的讀音 白暈的意思
白暈 bái yūn 1、指日月周圍的云氣。《晉書·天文志》:“ 海西公太和四年閏月乙亥,月暈軫,復有白暈貫西北,暈斗柄三星。”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蒼茫縈白暈,蕭瑟帶長風。” 明 孫瑴 《古微書》卷十九:“乘金而王,則日黃中而白暈。” 2、指白內障。【例】《當代》1983年第3期:“打從五十歲起,他那雙眼就過早蒙上一層老年的白暈。”
- 白
- 暈
“白暈”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ái yūn]
- 漢字注音:
- ㄅㄞˊ ㄩㄣ
- 簡繁字形:
- 白暈
- 是否常用:
- 否
“白暈”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日月周圍的云氣。 2.白內障。
網絡解釋
白暈
bái yūn
1、指日月周圍的云氣。《晉書·天文志》:“ 海西公太和四年閏月乙亥,月暈軫,復有白暈貫西北,暈斗柄三星。”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蒼茫縈白暈,蕭瑟帶長風。” 明 孫瑴 《古微書》卷十九:“乘金而王,則日黃中而白暈。”
2、指白內障。【例】《當代》1983年第3期:“打從五十歲起,他那雙眼就過早蒙上一層老年的白暈。”
“白暈”的單字解釋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暈】:[yūn]1.義同“暈”(yùn)2.用于“頭暈、暈頭暈腦、暈頭轉向”等。3.昏迷:暈倒。暈厥。他暈過去了。[yùn]1.頭腦發昏,周圍物體好像在旋轉,有要跌倒的感覺:暈船。眼暈。他一坐汽車就暈。2.日光或月光通過云層中的冰晶時經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見〖日暈〗、3.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墨暈。紅暈。燈光黃而有暈。
“白暈”的相關詞語
* 白暈的讀音是:bái yūn,白暈的意思:白暈 bái yūn 1、指日月周圍的云氣。《晉書·天文志》:“ 海西公太和四年閏月乙亥,月暈軫,復有白暈貫西北,暈斗柄三星。”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蒼茫縈白暈,蕭瑟帶長風。” 明 孫瑴 《古微書》卷十九:“乘金而王,則日黃中而白暈。” 2、指白內障。【例】《當代》1983年第3期:“打從五十歲起,他那雙眼就過早蒙上一層老年的白暈。”
基本解釋
1.日月周圍的云氣。 2.白內障。白暈
bái yūn1、指日月周圍的云氣。《晉書·天文志》:“ 海西公太和四年閏月乙亥,月暈軫,復有白暈貫西北,暈斗柄三星。”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蒼茫縈白暈,蕭瑟帶長風。” 明 孫瑴 《古微書》卷十九:“乘金而王,則日黃中而白暈。”
2、指白內障。【例】《當代》1983年第3期:“打從五十歲起,他那雙眼就過早蒙上一層老年的白暈。”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暈】:[yūn]1.義同“暈”(yùn)2.用于“頭暈、暈頭暈腦、暈頭轉向”等。3.昏迷:暈倒。暈厥。他暈過去了。[yùn]1.頭腦發昏,周圍物體好像在旋轉,有要跌倒的感覺:暈船。眼暈。他一坐汽車就暈。2.日光或月光通過云層中的冰晶時經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見〖日暈〗、3.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墨暈。紅暈。燈光黃而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