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紗帽的讀音 白紗帽的意思
白紗帽 南朝凡成為皇帝者,即戴白紗帽。梁天監八年(509)乘輿宴會改服白紗帽,者是以其貴白紗帽之故。《畫史》:“嘗收范瓊畫梁武帝像,武帝戴白冠。”《邵氏聞見錄》:“又宣王姜后免冠諫圖,宣王白帽,謂此六朝冠也。”今存閻立本《陳文帝圖》,亦戴白帽。這都是在圖像中戴白紗帽者,這是南朝冠制與其色澤的特點。參閱周錫保《中國古代服裝史》
- 白
- 紗
- 帽
“白紗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ái shā mào]
- 漢字注音:
- ㄅㄞˊ ㄕㄚ ㄇㄠˋ
- 簡繁字形:
- 白紗帽
- 是否常用:
- 否
“白紗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白紗制的高頂帽。自晉至南朝梁皇帝平時所戴。
網絡解釋
白紗帽
南朝凡成為皇帝者,即戴白紗帽。梁天監八年(509)乘輿宴會改服白紗帽,者是以其貴白紗帽之故。《畫史》:“嘗收范瓊畫梁武帝像,武帝戴白冠。”《邵氏聞見錄》:“又宣王姜后免冠諫圖,宣王白帽,謂此六朝冠也。”今存閻立本《陳文帝圖》,亦戴白帽。這都是在圖像中戴白紗帽者,這是南朝冠制與其色澤的特點。參閱周錫保《中國古代服裝史》
“白紗帽”的單字解釋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紗】:1.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棉紗。紡紗。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紗。窗紗。紗布。紗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後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3.像紗布的:鐵紗。塑膠紗。
【帽】:1.帽子:呢帽。草帽。衣帽整齊。2.(帽兒)罩或套在器物上頭,作用或形狀像帽子的東西:筆帽兒。螺絲帽兒。籠屜帽兒。
“白紗帽”的相關詞語
* 白紗帽的讀音是:bái shā mào,白紗帽的意思:白紗帽 南朝凡成為皇帝者,即戴白紗帽。梁天監八年(509)乘輿宴會改服白紗帽,者是以其貴白紗帽之故。《畫史》:“嘗收范瓊畫梁武帝像,武帝戴白冠。”《邵氏聞見錄》:“又宣王姜后免冠諫圖,宣王白帽,謂此六朝冠也。”今存閻立本《陳文帝圖》,亦戴白帽。這都是在圖像中戴白紗帽者,這是南朝冠制與其色澤的特點。參閱周錫保《中國古代服裝史》
基本解釋
1.白紗制的高頂帽。自晉至南朝梁皇帝平時所戴。白紗帽
南朝凡成為皇帝者,即戴白紗帽。梁天監八年(509)乘輿宴會改服白紗帽,者是以其貴白紗帽之故。《畫史》:“嘗收范瓊畫梁武帝像,武帝戴白冠。”《邵氏聞見錄》:“又宣王姜后免冠諫圖,宣王白帽,謂此六朝冠也。”今存閻立本《陳文帝圖》,亦戴白帽。這都是在圖像中戴白紗帽者,這是南朝冠制與其色澤的特點。參閱周錫保《中國古代服裝史》【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紗】:1.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棉紗。紡紗。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紗。窗紗。紗布。紗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後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3.像紗布的:鐵紗。塑膠紗。
【帽】:1.帽子:呢帽。草帽。衣帽整齊。2.(帽兒)罩或套在器物上頭,作用或形狀像帽子的東西:筆帽兒。螺絲帽兒。籠屜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