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白頸烏的讀音 白頸烏的意思

    白頸烏 bái jǐng wū 白頸烏(白頸烏) 白頭頸的烏鴉。亦比喻穿白領衣服的人。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 支道林 入東,見 王子猷 兄弟,還,人問:‘見諸 王 何如?’答曰:‘見一羣白頸烏,但聞喚啞啞聲。’”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引作“白項烏”。參見“ 白頸 ”。
    • bái
    • jǐng

    “白頸烏”的讀音

    拼音讀音
    [bái jǐng wū]
    漢字注音:
    ㄅㄞˊ ㄐㄧㄥˇ ㄨ
    簡繁字形:
    白頸烏
    是否常用:

    “白頸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白頭頸的烏鴉。亦比喻穿白領衣服的人。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支道林入東﹐見王子猷兄弟﹐還﹐人問﹕'見諸王何如?'答曰﹕'見一群白頸烏﹐但聞喚啞啞聲。'"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引作"白項烏"。參見"白頸"。

    網絡解釋

    白頸烏

    bái jǐng wū
    ㄅㄞˊ ㄐㄧㄥˇ ㄨ
    白頸烏(白頸烏)
    白頭頸的烏鴉。亦比喻穿白領衣服的人。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 支道林 入東,見 王子猷 兄弟,還,人問:‘見諸 王 何如?’答曰:‘見一羣白頸烏,但聞喚啞啞聲。’”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引作“白項烏”。參見“ 白頸 ”。

    “白頸烏”的單字解釋

    】: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jǐng]脖子前的一部分。也指脖子:刎頸。延頸佇望。[gěng]用于“脖頸子”“脖頸兒”二詞中。脖頸子和脖頸兒指脖子的后部。
    】:[wū]1.烏鴉,鳥名,有的地區叫老鴰、老鴉,羽毛黑色,嘴大而直。[烏合]喻無組織地聚集:烏之眾。2.黑色:烏云|烏木。3.文言代詞,表示疑問,哪,何:烏足道哉?4.姓。[烏呼]同“嗚呼”,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烏孜別克族]我國少數民族。[wù][烏拉]同“靰鞡”。

    “白頸烏”的相關詞語

    * 白頸烏的讀音是:bái jǐng wū,白頸烏的意思:白頸烏 bái jǐng wū 白頸烏(白頸烏) 白頭頸的烏鴉。亦比喻穿白領衣服的人。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 支道林 入東,見 王子猷 兄弟,還,人問:‘見諸 王 何如?’答曰:‘見一羣白頸烏,但聞喚啞啞聲。’”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引作“白項烏”。參見“ 白頸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