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弁的讀音 皮弁的意思
皮弁 先人很重視冠帽的禮儀,將其尊稱為首服。皮弁就是華夏衣冠體系中首服的一種。以皮革為冠衣,冠上當有飾物,一般是皮革縫隙之間綴有珠玉寶石,比如說天子以五采玉12飾其縫中。《詩經·衛風·淇奧》也提到了這種裝飾:“充耳繡瑩,會弁如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杜注:“弁以鹿子皮為之。” 文獻說的皮弁冠,前高后卑,與用皂絹所制的委貌冠(玄冠)形制接近。
- 皮
- 弁
“皮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í biàn]
- 漢字注音:
- ㄆㄧˊ ㄅㄧ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皮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辭典解釋
皮弁 pí biàn ㄆㄧˊ ㄅㄧㄢˋ 用鹿皮制成的帽子。尊貴者才能戴用。見后《漢書.輿服志下》。
網絡解釋
皮弁
先人很重視冠帽的禮儀,將其尊稱為首服。皮弁就是華夏衣冠體系中首服的一種。以皮革為冠衣,冠上當有飾物,一般是皮革縫隙之間綴有珠玉寶石,比如說天子以五采玉12飾其縫中。《詩經·衛風·淇奧》也提到了這種裝飾:“充耳繡瑩,會弁如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杜注:“弁以鹿子皮為之。” 文獻說的皮弁冠,前高后卑,與用皂絹所制的委貌冠(玄冠)形制接近。
“皮弁”的單字解釋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弁】:1.古代男子戴的一種帽子。2.低級武職的舊稱:武弁。馬弁。3.古又同姓卞的“卞”。
“皮弁”的相關詞語
* 皮弁的讀音是:pí biàn,皮弁的意思:皮弁 先人很重視冠帽的禮儀,將其尊稱為首服。皮弁就是華夏衣冠體系中首服的一種。以皮革為冠衣,冠上當有飾物,一般是皮革縫隙之間綴有珠玉寶石,比如說天子以五采玉12飾其縫中。《詩經·衛風·淇奧》也提到了這種裝飾:“充耳繡瑩,會弁如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杜注:“弁以鹿子皮為之。” 文獻說的皮弁冠,前高后卑,與用皂絹所制的委貌冠(玄冠)形制接近。
基本解釋
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辭典解釋
皮弁 pí biàn ㄆㄧˊ ㄅㄧㄢˋ用鹿皮制成的帽子。尊貴者才能戴用。見后《漢書.輿服志下》。
皮弁
先人很重視冠帽的禮儀,將其尊稱為首服。皮弁就是華夏衣冠體系中首服的一種。以皮革為冠衣,冠上當有飾物,一般是皮革縫隙之間綴有珠玉寶石,比如說天子以五采玉12飾其縫中。《詩經·衛風·淇奧》也提到了這種裝飾:“充耳繡瑩,會弁如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杜注:“弁以鹿子皮為之。” 文獻說的皮弁冠,前高后卑,與用皂絹所制的委貌冠(玄冠)形制接近。【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弁】:1.古代男子戴的一種帽子。2.低級武職的舊稱:武弁。馬弁。3.古又同姓卞的“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