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骨鯁的讀音 直言骨鯁的意思
辭典解釋直言骨鯁 zhí yán gǔ gěng 正直敢言,剛毅不屈。 唐.韓愈〈爭臣論〉:「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
- 直
- 言
- 骨
- 鯁
“直言骨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í yán gǔ gěng]
- 漢字注音:
- ㄓˊ ㄧㄢˊ ㄍㄨˇ ㄍㄥˇ
- 簡繁字形:
- 直言骨鯁
- 是否常用:
- 否
“直言骨鯁”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直言骨鯁 zhí yán gǔ gěng ㄓˊ ㄧㄢˊ ㄍㄨˇ ㄍㄥˇ 正直敢言,剛毅不屈。
唐.韓愈〈爭臣論〉:「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
網絡解釋
“直言骨鯁”的單字解釋
【直】:1.成直線的(跟“曲”相對):筆直。馬路又平又直。你把鐵絲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橫”相對):直升機。把標桿立直。3.從上到下的;從前到后的(跟“橫”相對):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兩丈,橫里有四丈。4.挺直;使筆直:直起腰來。5.公正的;正義的:正直。理直氣壯。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話。7.漢字的筆畫,即“豎1”8.一直;徑直;直接:直達。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個勁兒;不斷地:他看著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骨】:[gǔ]1.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gàn)。2.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3.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4.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gū]1.〔骨朵兒〕尚未開放的花朵。2.〔骨碌〕滾動(“碌”讀輕聲)。
【鯁】:同“鯁”。
“直言骨鯁”的相關詞語
* 直言骨鯁的讀音是:zhí yán gǔ gěng,直言骨鯁的意思:辭典解釋直言骨鯁 zhí yán gǔ gěng 正直敢言,剛毅不屈。 唐.韓愈〈爭臣論〉:「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
辭典解釋
直言骨鯁 zhí yán gǔ gěng ㄓˊ ㄧㄢˊ ㄍㄨˇ ㄍㄥˇ正直敢言,剛毅不屈。
唐.韓愈〈爭臣論〉:「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
【直】:1.成直線的(跟“曲”相對):筆直。馬路又平又直。你把鐵絲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橫”相對):直升機。把標桿立直。3.從上到下的;從前到后的(跟“橫”相對):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兩丈,橫里有四丈。4.挺直;使筆直:直起腰來。5.公正的;正義的:正直。理直氣壯。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話。7.漢字的筆畫,即“豎1”8.一直;徑直;直接:直達。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個勁兒;不斷地:他看著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骨】:[gǔ]1.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gàn)。2.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3.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4.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gū]1.〔骨朵兒〕尚未開放的花朵。2.〔骨碌〕滾動(“碌”讀輕聲)。
【鯁】:同“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