眞憑實據的讀音 眞憑實據的意思
【解釋】確鑿的憑據。【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個安分良民,人家說我私貶鴉片,都是讎扳,沒有什么真憑實據。”【示例】處理任何案件,都必須有~。【近義詞】鐵證如山、信而有征、有目共睹【反義詞】荒謬之談、無稽之談、捕風捉影【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 眞
- 憑
- 實
- 據
“眞憑實據”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ēn píng shí jù]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真憑實據
- 是否常用:
- 否
“眞憑實據”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確實可靠的證據。 2.謂某種事物實在而可以把握。 辭典解釋
真憑實據 zhēn píng shí jù ㄓㄣ ㄆㄧㄥˊ ㄕˊ ㄐㄩˋ 真實可信的證據。
《官場現形記.第一五回》:「后頭一幫人,也是沒有真憑實據的,看見前頭的樣子,早已謄寒。」
網絡解釋
【解釋】確鑿的憑據。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個安分良民,人家說我私貶鴉片,都是讎扳,沒有什么真憑實據。”
【示例】處理任何案件,都必須有~。
【近義詞】鐵證如山、信而有征、有目共睹
【反義詞】荒謬之談、無稽之談、捕風捉影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眞憑實據”的單字解釋
【眞】:同“真”。
【憑】:1.“憑”的繁體字。2.靠﹑依靠:“憑欄”。唐?杜甫《登岳陽樓詩》:“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宋?寇準《書河上亭壁詩》:“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3.依據﹑託賴。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4.煩請。唐?白居易《草茫茫詩》:“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灞陵原。”5.任﹑隨。《紅樓夢?第七回》:“憑你什麼名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
【實】:同“實”。
【據】:[jù]1.依靠,依從。2.依照,根據。3.定,安。4.按著。5.證據。6.指憑據。即用作證明的書面文件。7.占有,占據,處於。8.抵拒。9.跨;蹲。10.確實。11.古印度長度單位。約相當於晉時的十里。12.姓。[jǐ]搏擊;爪持。
“眞憑實據”的相關詞語
* 眞憑實據的讀音是:zhēn píng shí jù,眞憑實據的意思:【解釋】確鑿的憑據。【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個安分良民,人家說我私貶鴉片,都是讎扳,沒有什么真憑實據。”【示例】處理任何案件,都必須有~。【近義詞】鐵證如山、信而有征、有目共睹【反義詞】荒謬之談、無稽之談、捕風捉影【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1.確實可靠的證據。 2.謂某種事物實在而可以把握。辭典解釋
真憑實據 zhēn píng shí jù ㄓㄣ ㄆㄧㄥˊ ㄕˊ ㄐㄩˋ真實可信的證據。
《官場現形記.第一五回》:「后頭一幫人,也是沒有真憑實據的,看見前頭的樣子,早已謄寒。」
【解釋】確鑿的憑據。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個安分良民,人家說我私貶鴉片,都是讎扳,沒有什么真憑實據。”
【示例】處理任何案件,都必須有~。
【近義詞】鐵證如山、信而有征、有目共睹
【反義詞】荒謬之談、無稽之談、捕風捉影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眞】:同“真”。
【憑】:1.“憑”的繁體字。2.靠﹑依靠:“憑欄”。唐?杜甫《登岳陽樓詩》:“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宋?寇準《書河上亭壁詩》:“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3.依據﹑託賴。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4.煩請。唐?白居易《草茫茫詩》:“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灞陵原。”5.任﹑隨。《紅樓夢?第七回》:“憑你什麼名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
【實】:同“實”。
【據】:[jù]1.依靠,依從。2.依照,根據。3.定,安。4.按著。5.證據。6.指憑據。即用作證明的書面文件。7.占有,占據,處於。8.抵拒。9.跨;蹲。10.確實。11.古印度長度單位。約相當於晉時的十里。12.姓。[jǐ]搏擊;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