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思的讀音 瞻思的意思
瞻思 瞻思(1278-1351) 元代學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位石家莊市東北)人,原為阿拉伯人,字得之。初就業于王思廉。1330年(文宗圖帖睦爾天歷三年),應奉翰林文字,未幾辭官。順帝(妥懽帖木爾)至元年間,任陜西行臺監察御史、浙西、浙東廉訪司事。曾多次平反冤獄,頗著政績。他對經學、史學及天文、地理、歷算、水利等皆有所研究,并很有著述。其著作有《老莊精詣》、《河防通議》、《西國圖經》、《金哀宗記》等。現存有《河防通議》。
- 瞻
- 思
“瞻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ān sī]
- 漢字注音:
- ㄓㄢ ㄙ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瞻思”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仰慕;緬懷。
網絡解釋
瞻思
瞻思(1278-1351) 元代學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位石家莊市東北)人,原為阿拉伯人,字得之。初就業于王思廉。1330年(文宗圖帖睦爾天歷三年),應奉翰林文字,未幾辭官。順帝(妥懽帖木爾)至元年間,任陜西行臺監察御史、浙西、浙東廉訪司事。曾多次平反冤獄,頗著政績。他對經學、史學及天文、地理、歷算、水利等皆有所研究,并很有著述。其著作有《老莊精詣》、《河防通議》、《西國圖經》、《金哀宗記》等。現存有《河防通議》。
“瞻思”的單字解釋
【瞻】:1.往前或往上看:觀瞻。高瞻遠矚。2.姓。
【思】:[sī]1.想,考慮,動腦筋:思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思忖。思索。思維。沉思。尋思。見異思遷。2.想念,掛念:思念。思戀。相思。3.想法:思緒。思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思。4.姓。[sāi]〔于思〕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于思者如故矣”。
“瞻思”的相關成語
“瞻思”的相關詞語
* 瞻思的讀音是:zhān sī,瞻思的意思:瞻思 瞻思(1278-1351) 元代學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位石家莊市東北)人,原為阿拉伯人,字得之。初就業于王思廉。1330年(文宗圖帖睦爾天歷三年),應奉翰林文字,未幾辭官。順帝(妥懽帖木爾)至元年間,任陜西行臺監察御史、浙西、浙東廉訪司事。曾多次平反冤獄,頗著政績。他對經學、史學及天文、地理、歷算、水利等皆有所研究,并很有著述。其著作有《老莊精詣》、《河防通議》、《西國圖經》、《金哀宗記》等。現存有《河防通議》。
基本解釋
仰慕;緬懷。瞻思
瞻思(1278-1351) 元代學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位石家莊市東北)人,原為阿拉伯人,字得之。初就業于王思廉。1330年(文宗圖帖睦爾天歷三年),應奉翰林文字,未幾辭官。順帝(妥懽帖木爾)至元年間,任陜西行臺監察御史、浙西、浙東廉訪司事。曾多次平反冤獄,頗著政績。他對經學、史學及天文、地理、歷算、水利等皆有所研究,并很有著述。其著作有《老莊精詣》、《河防通議》、《西國圖經》、《金哀宗記》等。現存有《河防通議》。【瞻】:1.往前或往上看:觀瞻。高瞻遠矚。2.姓。
【思】:[sī]1.想,考慮,動腦筋:思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思忖。思索。思維。沉思。尋思。見異思遷。2.想念,掛念:思念。思戀。相思。3.想法:思緒。思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思。4.姓。[sāi]〔于思〕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于思者如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