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舉的讀音 知舉的意思
知舉 “ 知貢舉 ”的省稱。《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 悰 曰:‘ 德裕 有文學而不由科第,常用此為慊慊,若使之知舉,必喜矣。’” 胡三省 注:“知舉,知貢舉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東坡 素知 李廌 方叔 , 方叔 赴省試, 東坡 知舉。”參見“ 知貢舉 ”。
- 知
- 舉
“知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ī jǔ]
- 漢字注音:
- ㄓ ㄐㄩˇ
- 簡繁字形:
- 知舉
- 是否常用:
- 否
“知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知貢舉"的省稱。
網絡解釋
知舉
“ 知貢舉 ”的省稱。《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 悰 曰:‘ 德裕 有文學而不由科第,常用此為慊慊,若使之知舉,必喜矣。’” 胡三省 注:“知舉,知貢舉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東坡 素知 李廌 方叔 , 方叔 赴省試, 東坡 知舉。”參見“ 知貢舉 ”。
“知舉”的單字解釋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舉】:1.往上托;往上伸:舉重。舉手。高舉著紅旗。2.舉動:義舉。壯舉。一舉一動。一舉兩得。3.興起;起:舉義。舉兵。舉火。4.生(孩子):舉一男。5.推選;選舉:推舉。舉代表。公舉他做學習組長。6.舉人的簡稱:中舉。武舉。7.提出:列舉。舉一反三。舉個例子。8.全:舉座(所有在座的人)。舉國。舉世。9.姓。
“知舉”的相關成語
“知舉”的相關詞語
* 知舉的讀音是:zhī jǔ,知舉的意思:知舉 “ 知貢舉 ”的省稱。《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 悰 曰:‘ 德裕 有文學而不由科第,常用此為慊慊,若使之知舉,必喜矣。’” 胡三省 注:“知舉,知貢舉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東坡 素知 李廌 方叔 , 方叔 赴省試, 東坡 知舉。”參見“ 知貢舉 ”。
基本解釋
1."知貢舉"的省稱。知舉
“ 知貢舉 ”的省稱。《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 悰 曰:‘ 德裕 有文學而不由科第,常用此為慊慊,若使之知舉,必喜矣。’” 胡三省 注:“知舉,知貢舉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東坡 素知 李廌 方叔 , 方叔 赴省試, 東坡 知舉。”參見“ 知貢舉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舉】:1.往上托;往上伸:舉重。舉手。高舉著紅旗。2.舉動:義舉。壯舉。一舉一動。一舉兩得。3.興起;起:舉義。舉兵。舉火。4.生(孩子):舉一男。5.推選;選舉:推舉。舉代表。公舉他做學習組長。6.舉人的簡稱:中舉。武舉。7.提出:列舉。舉一反三。舉個例子。8.全:舉座(所有在座的人)。舉國。舉世。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