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的讀音 石州的意思
石州 (古代州名)石州是古代的州名,歷史上設置石州有多個:南梁設置的州在廣西。《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梁兼置石州。陳因之。隋平陳,郡廢,改州曰藤州 ,隋公元590年(開皇十年)復置石州,592年改名藤州。 西魏時設置的州在四川,恭帝二年(555年)分新安縣東部鄉里置東鄉縣(治今普光羅家壩),并在此置石州、巴渠郡。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廢石州及巴渠郡。 石州,即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處于呂梁山脈中部,四周群山環繞,溝壑縱橫,黃土梁峁起伏連綿,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分為山地區和丘陵區。
- 石
- 州
“石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í zhōu]
- 漢字注音:
- ㄕˊ ㄓㄡ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石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樂府商調曲名。 2.舞曲名。
網絡解釋
石州 (古代州名)
石州是古代的州名,歷史上設置石州有多個:南梁設置的州在廣西。《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梁兼置石州。陳因之。隋平陳,郡廢,改州曰藤州 ,隋公元590年(開皇十年)復置石州,592年改名藤州。
西魏時設置的州在四川,恭帝二年(555年)分新安縣東部鄉里置東鄉縣(治今普光羅家壩),并在此置石州、巴渠郡。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廢石州及巴渠郡。
石州,即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處于呂梁山脈中部,四周群山環繞,溝壑縱橫,黃土梁峁起伏連綿,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分為山地區和丘陵區。
“石州”的單字解釋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州】:1.舊時行政區劃單位。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樣的名稱,如杭州、蘇州。2.指少數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區之下,縣之上。
“石州”的相關詞語
* 石州的讀音是:shí zhōu,石州的意思:石州 (古代州名)石州是古代的州名,歷史上設置石州有多個:南梁設置的州在廣西。《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梁兼置石州。陳因之。隋平陳,郡廢,改州曰藤州 ,隋公元590年(開皇十年)復置石州,592年改名藤州。 西魏時設置的州在四川,恭帝二年(555年)分新安縣東部鄉里置東鄉縣(治今普光羅家壩),并在此置石州、巴渠郡。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廢石州及巴渠郡。 石州,即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處于呂梁山脈中部,四周群山環繞,溝壑縱橫,黃土梁峁起伏連綿,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分為山地區和丘陵區。
基本解釋
1.樂府商調曲名。 2.舞曲名。石州 (古代州名)
石州是古代的州名,歷史上設置石州有多個:南梁設置的州在廣西。《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梁兼置石州。陳因之。隋平陳,郡廢,改州曰藤州 ,隋公元590年(開皇十年)復置石州,592年改名藤州。西魏時設置的州在四川,恭帝二年(555年)分新安縣東部鄉里置東鄉縣(治今普光羅家壩),并在此置石州、巴渠郡。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廢石州及巴渠郡。
石州,即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處于呂梁山脈中部,四周群山環繞,溝壑縱橫,黃土梁峁起伏連綿,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分為山地區和丘陵區。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州】:1.舊時行政區劃單位。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樣的名稱,如杭州、蘇州。2.指少數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區之下,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