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怎么讀 砌的意思

漢字 | 砌 |
---|---|
讀音 |
|
注音 | ㄑㄧˋ|ㄑㄧㄝˋ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4 |
異體字 | 切 矵 磜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80C |
其它編碼 | 五筆:davn|davt 倉頡:mrpsh 鄭碼:ghyd 四角:17620 |
筆順編碼 | 132511553 |
筆順筆畫 | 一ノ丨フ一一フフノ |
筆順名稱 |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豎提 橫折鉤 撇 |
砌字的意思
1.建筑時壘磚石,用泥灰等黏合:砌墻。
2.臺階:雕欄玉砌。
[qiè]〔砌末〕也作切末。舊指戲曲演出中所用的簡單布景和道具。
砌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砌
qì ㄑㄧˋ
建筑時壘磚石,用泥灰粘合:砌墻。堆砌(亦喻寫文章時使用大量華麗而無用的詞語)。 臺階:雕欄玉砌。其它字義
● 砌
qiè ㄑㄧㄝˋ
◎ 〔砌末〕中國元曲中稱戲曲舞臺上所用的簡單布景和特制的器物。亦作“切末”(“末”均讀輕聲)。
英語 to build, pile up; stone steps, brick walk
德語 mauern (V)
法語 ma?onner
砌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砌 qì
〈名〉
(1) (形聲。從石,切聲。本義:臺階)
(2) 同本義[steps]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詞
砌水(滴在臺階上的雨水);砌石(階石);砌階(臺階)
(3) 門限,門檻 [threshold]
于是玄墀釦砌,玉階彤庭。——漢· 班固《西都賦》
詞性變化
◎ 砌 qì
〈動〉
(1) 放置磚或石料以及粘結料(如砂漿)造墻或扶壁 [build by laying bricks or stones]。如:砌疊(堆疊;壘造);砌壘(壘起,疊起);砌填(堆砌填塞);砌磚
(2) 堆砌 [pile up]
砌 以青玉。——《戰國策·魏策》
砌石為磴。——清· 姚鼐《登泰山記》
砌紅砌綠(形容春日花木繁榮的景象)
(3) 連綴 [join together;put together]。如:砌里搭撒(形容衣服破爛);砌合(堆砌拼湊)
(4) 拼湊捏造 [scrape together and fabricate]。如:砌詞(拼湊編造不實之詞);砌累(拼湊堆砌)
(5) 另見 qiè
基本詞義
◎ 砌 qiè
〈名〉
指戲劇 [opera]
諸雜砌:《摸石江》、《梅妃》…。——陶宗儀《輟耕錄》
詞性變化
◎ 砌 qiè
〈動〉
(1) 串演 [play the role of]
俺怕不占場兒砌一個《錦西湖上馬嬌》。——湯顯祖《牡丹亭》
(2) 另見 qì
常用詞組
砌末
砌字的辭典解釋
臺階。唐·白居易〈新樂府·杏為梁〉:「碧砌紅軒色未干,去年身歿今移主。」五代十國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詞:「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動堆疊。如:「砌墻」、「堆砌」。明·李雯〈鵲踏枝·慘碧愁黃無氣力〉詞:「慘碧愁黃無氣力,做盡秋聲,砌滿闌干側。」清·姚鼐〈登泰山記〉:「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
連綴、拼湊。《水滸傳·第六七回》:「披一付熊皮砌就嵌縫沿邊烏油鎧甲。」
砌ㄑㄧㄝˋqiè名舊時戲曲中滑稽笑謔的動作稱為「砌」。《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酬酢詞源諢砌,聽談論四座皆驚。」
動嘲笑、諷刺。《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我說個笑話兒,怎么就是砌你?」
扮演。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五出》:「俺怕不占場兒砌一個『錦西湖上馬嬌』。」
康熙字典解釋
砌【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計切,妻去聲。《說文》階甃也。《班固·西都賦》??墀釦砌,玉階彤庭。《註》謂以玉飾砌也。
又作切。《張衡·西京賦》刋層平堂,設切厓隒。《李註》切,古通砌。亦作墄。《三輔黃圖》未央前殿,左墄右平。《註》墄,音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砌【卷九】【石部】
階甃也。從石切聲。千計切
說文解字注
(切)刌也。二字雙聲同義。古文禮刌肺。今文刌爲切。引伸爲迫切。又爲一切。俗讀七計切。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茍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從刀。七聲。千結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