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垢地的讀音 離垢地的意思
離垢地 梵語vimala^-bhu^mi,音譯維摩羅普。又作離垢、無垢地、凈地、具戒地。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十地位之第二位。入于此地得守清凈戒行,遠離煩惱垢染。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凈戒故,亦稱具戒地。[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三、成唯識論卷九] 修戒,修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修凈戒,令戒行圓滿,三業清凈,遠離犯戒塵垢,故名:“離垢地”。
- 離
- 垢
- 地
“離垢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í gòu dì]
- 漢字注音:
- ㄌㄧˊ ㄍㄡˋ ㄉㄧˋ
- 簡繁字形:
- 離垢地
- 是否常用:
- 否
“離垢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佛教語。指解脫煩惱之佛國境地。
網絡解釋
離垢地
梵語vimala^-bhu^mi,音譯維摩羅普。又作離垢、無垢地、凈地、具戒地。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十地位之第二位。入于此地得守清凈戒行,遠離煩惱垢染。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凈戒故,亦稱具戒地。[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三、成唯識論卷九]
修戒,修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修凈戒,令戒行圓滿,三業清凈,遠離犯戒塵垢,故名:“離垢地”。
“離垢地”的單字解釋
【離】:1.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2.離開,分開:分離。離別。離家。離散(sàn)。離職。離異。離間(jiàn)。支離破碎。3.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4.八卦之一,符號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縭”,婦女的佩巾。7.〔離離〕形容草木茂盛,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8.姓。
【垢】:1.污穢;骯臟:蓬頭垢面。2.臟東西:油垢。牙垢。泥垢。3.恥辱:含垢忍辱。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離垢地”的相關詞語
* 離垢地的讀音是:lí gòu dì,離垢地的意思:離垢地 梵語vimala^-bhu^mi,音譯維摩羅普。又作離垢、無垢地、凈地、具戒地。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十地位之第二位。入于此地得守清凈戒行,遠離煩惱垢染。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凈戒故,亦稱具戒地。[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三、成唯識論卷九] 修戒,修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修凈戒,令戒行圓滿,三業清凈,遠離犯戒塵垢,故名:“離垢地”。
基本解釋
1.佛教語。指解脫煩惱之佛國境地。離垢地
梵語vimala^-bhu^mi,音譯維摩羅普。又作離垢、無垢地、凈地、具戒地。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十地位之第二位。入于此地得守清凈戒行,遠離煩惱垢染。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凈戒故,亦稱具戒地。[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三、成唯識論卷九]修戒,修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修凈戒,令戒行圓滿,三業清凈,遠離犯戒塵垢,故名:“離垢地”。
【離】:1.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2.離開,分開:分離。離別。離家。離散(sàn)。離職。離異。離間(jiàn)。支離破碎。3.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4.八卦之一,符號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縭”,婦女的佩巾。7.〔離離〕形容草木茂盛,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8.姓。
【垢】:1.污穢;骯臟:蓬頭垢面。2.臟東西:油垢。牙垢。泥垢。3.恥辱:含垢忍辱。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