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怎么讀 禿的意思

漢字 | 禿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ㄨ |
部首 | [禾] 禾木旁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2 |
異體字 | 禿 痜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繁體字形 | 禿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9C3 |
其它編碼 | 五筆:tmb|twb 倉頡:hdhn 鄭碼:mfqd 四角:20217 |
筆順編碼 | 3123435 |
筆順筆畫 | ノ一丨ノ丶ノフ |
筆順名稱 | 撇 橫 豎 撇 捺 撇 橫折彎鉤/橫斜鉤 |
禿字的意思
1.(人)沒有頭發;(鳥獸頭或尾)沒有毛:禿尾巴。頭頂有點禿了。
2.(樹木)沒有枝葉;(山)沒有樹木:禿樹。山是禿的。
3.物體失去尖端:禿筆。筆尖禿了。
4.首尾結構不完整:這篇文章煞尾處顯得有點禿。
禿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禿
tū ㄊㄨˉ
人無頭發,山無樹木,樹木無枝葉:禿子。禿頭。禿頂。 鳥羽毛脫落,物體失去尖端:禿鷲。禿筆。禿針。 表示不圓滿、不周全:文章的開頭寫得有點禿。英語 bald
德語 unverblümt ,glatzk?pfig (Adj)?,kahlk?pfig (Adj)?,Tu (Eig, Fam)
法語 chauve,nu
禿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禿 tū
〈形〉
(1) (象形。從人,上象禾粟之形。本義:頭頂無發)
(2) 同本義 [bald;hairless]
禿,無發也。——《說文》
禿者不免。——《禮記·問喪》
禿者不髽。——《禮記·喪服四制》
齊人謂無發為禿揭。——《禮記·明堂位》注
禿翁。——《后漢書·匈奴傳》。注:“即乃翁也。”
齒危發禿。——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禿廝(光頭家伙);禿科子(禿腦瓜);禿驢(光頭驢。罵和尚的話);禿顱(禿頭);禿人(禿發的人);禿兒(猶禿奴);禿發(頭發脫落)
(4) 山無草木[bare]。如:禿山(不生草木的山丘);禿樹(枯樹)
(5) 不戴帽、不穿鞋 [bare]。如:禿巾(光著頭不包頭巾);禿露(赤身顯露)
(6) 脫落,脫光[come off;bald]。如:禿友(戲稱毫毛脫落的筆);禿落(脫落)
(7) 物體失去尖端,不銳利 [blunt;without a point]。如:禿穎(禿筆);禿毫(脫毛的筆);禿管(禿筆)
詞性變化
◎ 禿 tū
〈名〉
詈詞。指僧侶[monk]。如:禿丁(對僧人之譏稱);禿人(動機不正的出家人);禿廝(對僧人譏嘲之詞);禿奴(對僧人的蔑稱);禿士(謂僧侶);禿歪剌(對僧尼的惡稱)
禿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禿【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2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谷切,通入聲。《說文》無髮也。從人,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王育說:倉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審。
又《徐鍇曰》言禿人髮不纖長,若禾稼也。《穀梁傳·成元年》季孫行父禿,聘于齊,齊使禿者御之。《史記·灌夫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
又凡物落盡皆曰禿。《後漢·張衡傳》蘇武以禿節效貞。
又《孔融傳》禿巾微行。《註》謂不加幘。
又《杜甫詩》漱壑松柏禿。
又姓。祝融後八姓,禿居一。出《國語》。
又複姓。南涼主禿髮烏孤。
又與鵚同。禿鶖,鳥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禿【卷八】【禿部】
無髮也。從人,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凡禿之屬皆從禿。王育說:蒼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審。他谷切〖注〗??,《玉篇》籀文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