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斷的讀音 科斷的意思
科斷 kē duàn 科斷(科斷) 論處;判決。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孝宗圣政》:“越一日,奏勘到,作鬧士人府學生員 丁如植 為首,其次 許斗權 、 羅鼒 ,御批并編管鄰州, 如植 仍杖八十科斷。”《元典章·戶部五·典賣》:“若依枉法例科斷,及將追到租錢沒官,其田還付原主,慮恐未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若事事按律科斷,則一刀筆吏足以了之。”
- 科
- 斷
“科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ē duàn]
- 漢字注音:
- ㄎㄜ ㄉㄨㄢˋ
- 簡繁字形:
- 科斷
- 是否常用:
- 否
“科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論處;判決。 辭典解釋
科斷 kē duàn ㄎㄜ ㄉㄨㄢˋ 定罪、判決。《舊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貨志》:「如違省價,買賣之人,依盜鑄錢律文科斷。」《唐律.卷二.名例》「若有余罪及更犯者,聽以歷任之官當」句下唐.長孫無忌.疏議:「或當罪雖盡而更犯法,未經科斷者,聽以歷任降所不至告身,以次當之。」
網絡解釋
科斷
kē duàn ㄎㄜ ㄉㄨㄢˋ
科斷(科斷)
論處;判決。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孝宗圣政》:“越一日,奏勘到,作鬧士人府學生員 丁如植 為首,其次 許斗權 、 羅鼒 ,御批并編管鄰州, 如植 仍杖八十科斷。”《元典章·戶部五·典賣》:“若依枉法例科斷,及將追到租錢沒官,其田還付原主,慮恐未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若事事按律科斷,則一刀筆吏足以了之。”
“科斷”的單字解釋
【科】:1.學術或業務的類別:科目。文科。理科。專科。牙科。婦科。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處低,比股高):秘書科。財務科。總務處下面分三個科。3.科舉考試,也指科舉考試的科目:科場。登科。開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學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為松科、杉科、柏科等,雞形目分為雉科、松雞科等。科以下為屬。6.姓。7.法律條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罰):科刑。科罪。科以罰金。9.古典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科、飲酒科等。
【斷】:同“斷”。
“科斷”的相關詞語
* 科斷的讀音是:kē duàn,科斷的意思:科斷 kē duàn 科斷(科斷) 論處;判決。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孝宗圣政》:“越一日,奏勘到,作鬧士人府學生員 丁如植 為首,其次 許斗權 、 羅鼒 ,御批并編管鄰州, 如植 仍杖八十科斷。”《元典章·戶部五·典賣》:“若依枉法例科斷,及將追到租錢沒官,其田還付原主,慮恐未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若事事按律科斷,則一刀筆吏足以了之。”
基本解釋
1.論處;判決。辭典解釋
科斷 kē duàn ㄎㄜ ㄉㄨㄢˋ定罪、判決。《舊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貨志》:「如違省價,買賣之人,依盜鑄錢律文科斷。」《唐律.卷二.名例》「若有余罪及更犯者,聽以歷任之官當」句下唐.長孫無忌.疏議:「或當罪雖盡而更犯法,未經科斷者,聽以歷任降所不至告身,以次當之。」
科斷
kē duàn ㄎㄜ ㄉㄨㄢˋ科斷(科斷)
論處;判決。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孝宗圣政》:“越一日,奏勘到,作鬧士人府學生員 丁如植 為首,其次 許斗權 、 羅鼒 ,御批并編管鄰州, 如植 仍杖八十科斷。”《元典章·戶部五·典賣》:“若依枉法例科斷,及將追到租錢沒官,其田還付原主,慮恐未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若事事按律科斷,則一刀筆吏足以了之。”
【科】:1.學術或業務的類別:科目。文科。理科。專科。牙科。婦科。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處低,比股高):秘書科。財務科。總務處下面分三個科。3.科舉考試,也指科舉考試的科目:科場。登科。開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學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為松科、杉科、柏科等,雞形目分為雉科、松雞科等。科以下為屬。6.姓。7.法律條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罰):科刑。科罪。科以罰金。9.古典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科、飲酒科等。
【斷】:同“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