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怎么讀 租的意思

漢字 | 租 |
---|---|
讀音 |
|
注音 | ㄗㄨ |
部首 | [禾] 禾木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5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9DF |
其它編碼 | 五筆:tegg 倉頡:hdbm 鄭碼:mflc 四角:27912 |
筆順編碼 | 3123425111 |
筆順筆畫 |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 |
筆順名稱 | 撇 橫 豎 撇 點 豎 橫折 橫 橫 橫 |
租字的意思
1.出代價借用:租照相機。
2.把東西借給別人而收取一定的金錢或實物:把車子租給乘客。
3.出租收取的金錢或實物:收租。房租。
4.舊指田賦:租稅。
租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租
zū ㄗㄨˉ
出代價暫用別人的東西:租房。租用。租借地。收取一定的代價,把房屋、土地、器物等借給別人使用:租佃。租價。租讓。租賃(a.出租;b.租用)。出租所收取的錢或實物:房租。地租。田賦:租稅。英語 rent, lease; rental; tax
德語 mieten, Miete (S)
法語 louer (qch)?,loyer
租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租 zū
〈名〉
(1) (形聲。從禾,且( jū)聲。從禾,與谷物有關。本義:田賦,征收的農產品,又指按田地征收的捐稅)
(2) 同本義 [feudal land tax]
租,田賦也。——《說文》
租,稅也。——《廣雅》
斂財曰賦,斂谷曰稅,田稅曰租。——《急就篇》
租籍者,所以強求也。——《管子·國蓄》
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漢書·文帝紀》
縣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車行》
當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3) 又如:租更(指田賦和踐更的錢);租委(輸納的田賦);租芻(田賦);租輸(上繳的田賦);租限(舊時地主規定佃戶交租的期限)
(4) 賦稅 [tax]
關市之租,府庫之征,粟什一。——《管子》
李牧為 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響士。——《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使吏致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晏子春秋》
(5) 又如:租入(繳納的賦稅);租民(納稅的人);租車(輸納租賦的車輛);租責(所欠賦稅)
詞性變化
◎ 租 zū
〈動〉
(1) 租賃;租用 [rent;hire]
租戶于主有連姻。——《宋史·劉宰傳》
(2) 又如:租頭(租金,租錢);租摺(租約);租費(又叫“租金”,“租銀”)租種(承租他人的土地來耕種)
(3) 征收租稅 [levy taxes]
募民耕灤河曠地,十年始租。——《遼史·食貨志》
(4) 積聚 [gather]
予所蓄租,予口卒暗。——《詩·豳風·鴟鴞》
租字的辭典解釋
田賦。《說文解字·禾部》:「租,田賦也。」《漢書·卷四·文帝紀》:「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一》:「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
稅捐。《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于外,不從中擾也。」
出借房屋、物品等所收取的報酬費用。如:「房租」、「收租」。
動以一定的代價出借或借用他人物品、房地。如:「吉屋出租」。《紅樓夢·第四回》:「偏生這拐子又租了我們的房舍居住。」
康熙字典解釋
租【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則吾切《集韻》《韻會》《正韻》宗蘇切,??祖平聲。《說文》田賦也。《長箋》且,古祖字。田賦用以給宗廟,故從且。《史記·孝文紀》賜天下民田租之半。
又凡稅皆曰租。《史記·馮唐傳》軍市之租。《註》謂軍中立市,市有稅,卽租也。《前漢·昭帝紀》罷榷酟官,令民得以律占租。《註》謂令民賣酒,以所得利占而輸其租。
又《廣韻》積也。《詩·豳風》予所蓄租。
又《六書故》田中禾稭也。《正字通》豳風蓄租,對上捋荼言。租當訓禾稾。蓄謂拾取餘稾待用。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夫租。
又《集韻》子余切,音苴。包也。
又《集韻》《韻會》??將侯切,音諏。包裹也。《周禮·春官·司巫》蒩館。《註》或作租,音諏。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租【卷七】【禾部】
田賦也。從禾且聲。則吾切
說文解字注
(租)田賦也。從禾。且聲。則吾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