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引的讀音 稱引的意思
稱引 指援引,稱述。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何晏 、 鄧飏 ,令 管輅 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 輅 稱引古義,深以戒之。”
- 稱
- 引
“稱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ēng yǐn]
- 漢字注音:
- ㄔㄥ ㄧㄣˇ
- 簡繁字形:
- 稱引
- 是否常用:
- 是
“稱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稱引 chēngyǐn
[quote] 援引
稱引周湯,以諂惑王。——《漢書·淮陽憲王傳》
辭典解釋
稱引 chēng yǐn ㄔㄥ ㄧㄣˇ 援舉、引證。
《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
稱道、稱述。
《文選.曹冏.六代論》:「其言深切,多所稱引。」
網絡解釋
稱引
指援引,稱述。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何晏 、 鄧飏 ,令 管輅 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 輅 稱引古義,深以戒之。”
“稱引”的單字解釋
【稱】:[chēng]1.稱量,測物之輕重。2.權衡,比較。3.叫做;稱做。4.稱號;名稱。5.述說;聲稱。6.稱道;稱揚。7.著稱;聞名。8.名聲,聲譽。9.舉起。10.舉用。11.舉行。13.姓。[chèn]1.相當;符合。2.好;美好。3.量詞。指配合齊全的一套衣服。4.同“趁”。謂利用時機。[chèng]1.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2.古量詞。十五斤為一稱。
【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
“稱引”的相關詞語
* 稱引的讀音是:chēng yǐn,稱引的意思:稱引 指援引,稱述。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何晏 、 鄧飏 ,令 管輅 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 輅 稱引古義,深以戒之。”
基本解釋
稱引 chēngyǐn
[quote] 援引
稱引周湯,以諂惑王。——《漢書·淮陽憲王傳》
辭典解釋
稱引 chēng yǐn ㄔㄥ ㄧㄣˇ援舉、引證。
《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
稱道、稱述。
《文選.曹冏.六代論》:「其言深切,多所稱引。」
稱引
指援引,稱述。《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何晏 、 鄧飏 ,令 管輅 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 輅 稱引古義,深以戒之。”

【稱】:[chēng]1.稱量,測物之輕重。2.權衡,比較。3.叫做;稱做。4.稱號;名稱。5.述說;聲稱。6.稱道;稱揚。7.著稱;聞名。8.名聲,聲譽。9.舉起。10.舉用。11.舉行。13.姓。[chèn]1.相當;符合。2.好;美好。3.量詞。指配合齊全的一套衣服。4.同“趁”。謂利用時機。[chèng]1.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2.古量詞。十五斤為一稱。
【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