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停的讀音 稽停的意思
稽停 【釋義】《三國志·吳志·孫堅傳》:“有頃,主簿復入白堅:‘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晉書·劉隗傳》:“凡諸徵發租調百役,皆有稽停。” 唐張鷟:“王事有限,不敢稽停。”
- 稽
- 停
“稽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 tíng]
- 漢字注音:
- ㄐㄧ ㄊㄧ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稽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遲滯;停留。
網絡解釋
稽停
【釋義】《三國志·吳志·孫堅傳》:“有頃,主簿復入白堅:‘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晉書·劉隗傳》:“凡諸徵發租調百役,皆有稽停。” 唐張鷟:“王事有限,不敢稽停。”
“稽停”的單字解釋
【稽】:[jī]1.停留:稽留。稽延。2.考核:稽查。無稽之談。3.計較:反唇相稽。[qǐ]1.〔稽首〕2.古代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3.道士舉一手向人行禮,也稱稽首。
【停】:1.停止;停留;停放:表停了。順路到上海停了兩天。汽車停在門口。2.妥帖:停妥。停當。3.總份數中的一份:十停兒有八停兒是壞的。
“稽停”的相關詞語
* 稽停的讀音是:jī tíng,稽停的意思:稽停 【釋義】《三國志·吳志·孫堅傳》:“有頃,主簿復入白堅:‘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晉書·劉隗傳》:“凡諸徵發租調百役,皆有稽停。” 唐張鷟:“王事有限,不敢稽停。”
基本解釋
1.遲滯;停留。稽停
【釋義】《三國志·吳志·孫堅傳》:“有頃,主簿復入白堅:‘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晉書·劉隗傳》:“凡諸徵發租調百役,皆有稽停。” 唐張鷟:“王事有限,不敢稽停。”【稽】:[jī]1.停留:稽留。稽延。2.考核:稽查。無稽之談。3.計較:反唇相稽。[qǐ]1.〔稽首〕2.古代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3.道士舉一手向人行禮,也稱稽首。
【停】:1.停止;停留;停放:表停了。順路到上海停了兩天。汽車停在門口。2.妥帖:停妥。停當。3.總份數中的一份:十停兒有八停兒是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