穅鐙的讀音 穅鐙的意思
穅鐙 穅鐙 一種拌粘米糠的麻桿,作照明用。 清 楊賓 《柳邊紀略》卷四:“穅鐙,俗名蝦棚,以米穅和水,順手粘麻秸,曬干,長三尺馀,插架上或木牌,燃之,光與燭等而省費,然中土人多用油鐙。”
- 穅
- 鐙
“穅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āng dèng]
- 漢字注音:
- ㄎㄤ ㄉㄥˋ
- 簡繁字形:
- 穅鐙
- 是否常用:
- 否
“穅鐙”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穅鐙
穅鐙
一種拌粘米糠的麻桿,作照明用。 清 楊賓 《柳邊紀略》卷四:“穅鐙,俗名蝦棚,以米穅和水,順手粘麻秸,曬干,長三尺馀,插架上或木牌,燃之,光與燭等而省費,然中土人多用油鐙。”
“穅鐙”的單字解釋
“穅鐙”的相關詞語
* 穅鐙的讀音是:kāng dèng,穅鐙的意思:穅鐙 穅鐙 一種拌粘米糠的麻桿,作照明用。 清 楊賓 《柳邊紀略》卷四:“穅鐙,俗名蝦棚,以米穅和水,順手粘麻秸,曬干,長三尺馀,插架上或木牌,燃之,光與燭等而省費,然中土人多用油鐙。”
穅鐙
穅鐙一種拌粘米糠的麻桿,作照明用。 清 楊賓 《柳邊紀略》卷四:“穅鐙,俗名蝦棚,以米穅和水,順手粘麻秸,曬干,長三尺馀,插架上或木牌,燃之,光與燭等而省費,然中土人多用油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