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石的讀音 窆石的意思
窆石 高2.06米,底圍2.30米,上小下大,形狀象破土而出的春筍,又象一個長形秤砣,頂端有一圓孔。上面刻有文字,最早還是漢代留下的,但字跡早已漫漶不清。窆石相傳是大禹下葬時,作為大禹下葬時的工具,從其生地北川(古石泉)縣飛來的,是大禹出生之地今四川省北川縣之禹穴、石紐拓片勒石而成,其上有自東漢以來的許多文人學者留下的題刻。
- 窆
- 石
“窆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iǎn shí]
- 漢字注音:
- ㄅㄧㄢˇ ㄕ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窆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壙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繩引棺下穴。
網絡解釋
窆石
高2.06米,底圍2.30米,上小下大,形狀象破土而出的春筍,又象一個長形秤砣,頂端有一圓孔。上面刻有文字,最早還是漢代留下的,但字跡早已漫漶不清。窆石相傳是大禹下葬時,作為大禹下葬時的工具,從其生地北川(古石泉)縣飛來的,是大禹出生之地今四川省北川縣之禹穴、石紐拓片勒石而成,其上有自東漢以來的許多文人學者留下的題刻。
“窆石”的單字解釋
【窆】:埋葬。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窆石”的相關詞語
* 窆石的讀音是:biǎn shí,窆石的意思:窆石 高2.06米,底圍2.30米,上小下大,形狀象破土而出的春筍,又象一個長形秤砣,頂端有一圓孔。上面刻有文字,最早還是漢代留下的,但字跡早已漫漶不清。窆石相傳是大禹下葬時,作為大禹下葬時的工具,從其生地北川(古石泉)縣飛來的,是大禹出生之地今四川省北川縣之禹穴、石紐拓片勒石而成,其上有自東漢以來的許多文人學者留下的題刻。
基本解釋
1.壙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繩引棺下穴。窆石
高2.06米,底圍2.30米,上小下大,形狀象破土而出的春筍,又象一個長形秤砣,頂端有一圓孔。上面刻有文字,最早還是漢代留下的,但字跡早已漫漶不清。窆石相傳是大禹下葬時,作為大禹下葬時的工具,從其生地北川(古石泉)縣飛來的,是大禹出生之地今四川省北川縣之禹穴、石紐拓片勒石而成,其上有自東漢以來的許多文人學者留下的題刻。【窆】:埋葬。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