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窣怎么讀 窣的意思

    “窣”字共有1個讀音: [sū]  
    窣
    漢字
    讀音 [sū]
    注音 ㄙㄨ
    部首 [穴]  穴字頭
    筆畫 總筆畫:13 部外:8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AA3
    其它編碼 五筆:pwyf 倉頡:jcyoj 鄭碼:wooe 四角:30408
    筆順編碼 4453441343412
    筆順筆畫 丶丶フノ丶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筆順名稱 點 點 橫撇/橫鉤 撇 點 點 橫 撇 點 撇 點 橫 豎

    窣字的意思

    見〔窸窣〕

    窣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ū ㄙㄨˉ

     ◎ 突然鉆出來,引申為縱躍。

    英語 to rush out of a den; rustling, whispering

    德語 Ges?usel, raschelnd (S)

    法語 s'enfuir d'un repaire,bruissement

    窣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從穴中突然鉆出來,引申為縱躍 [rush out]

    如閉目窣身入水,頃刻間耳。——宋· 孔平仲《談苑》

    (2) 拂 [sweep]

    垂露竹粘蟬落殼,窣云松載鶴棲巢。——唐· 杜荀鶴《贈元上人》

    (3) 下垂 [hang]。如窣:窣靜(幽寂;寂靜);窣云(浮云)

    詞性變化


    形容細小的聲音 [rustle]。如:窣窣;窣颯;窣磕

    窣字的辭典解釋

    窣ㄙㄨˋsù 動

    從洞穴中沖出來。《說文解字·穴部》:「窣,從穴中卒出。」

    拂。唐·岑參〈衛節度赤驃馬歌〉:「請君鞲出看君騎,尾長窣地如紅絲。」

    形容細小的聲音。如:「窸窸窣窣」。宋·蘇軾〈入峽〉詩:「墜崖鳴窣窣,垂蔓綠毿毿。」

    康熙字典解釋

    窣【午集下】【穴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骨切,音捽。《說文》穴中卒出也。

    又勃窣,行緩貌。《司馬相如·子虛賦》媻珊勃窣上金堤。《註》媻珊勃窣,匍匐行也。

    又窸窣,聲不安也。《杜甫詩》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

    又《釋典》窣堵波。《註》塔也。

    又《集韻》蒼沒切,音猝。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窣【卷七】【穴部】

    從穴中卒出。從穴卒聲。蘇骨切

    說文解字注

    (窣)從穴中卒出。卒猝古今字。子虛賦。媻姍???。上乎金隄。韋昭曰。媻姍???、匍匐上也。按媻姍謂徐行。勃窣謂急行。從穴。卒聲。穌骨切。十五部。

    窣字組詞

    窣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窣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