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怎么讀 竭的意思

漢字 | 竭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ㄝˊ |
部首 | [立] 立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9 |
異體字 | 渴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AED |
其它編碼 | 五筆:ujqn 倉頡:ytapv 鄭碼:sukr 四角:06127 |
筆順編碼 | 41431251135345 |
筆順筆畫 |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
筆順名稱 | 點 橫 點 撇 提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點 豎折/豎彎 |
竭字的意思
1.盡:竭力。力竭聲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干涸:枯竭。山崩川竭。
3.姓。
竭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竭
jié ㄐㄧㄝˊ
◎ 盡,用盡:竭誠。竭盡。竭力。竭澤而漁。枯竭。衰竭。聲嘶力竭。用之不竭。
英語 put forth great effort; exhaust
德語 absaugen, auspumpen
法語 épuiser,employer entièrement
竭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竭 jié
〈動〉
(1) (形聲。從立,曷聲。本義:背舉;用肩背負)
(2) 同本義 [shoulder]
五行之動,迭相竭也。——《禮記·禮運》。注:“猶負戴也。”
(3) 干涸;枯竭 [dry up;drain]
伊洛竭而夏亡。——《國語·周語》。注:“涸也。”
淵泉不能竭。——《淮南子·說林》
竭澤而漁。——《淮南子·本經》
(4) 又如:竭涸(干涸無水);枯竭(水源干涸)
(5) 窮盡[use up;exhaust]
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彼竭我盈。
庶竭駑鈍。——《三國志·諸葛亮傳》
竭其廬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于是眾人竭力撓之。——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人道竭矣。——《禮記·大傳》。注:“盡也。”
齊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窮也。”
(6) 又如:耗竭(消耗凈盡);竭蹶(資產匱乏);竭志殫力(用盡了意志和力量);竭誠盡瘁(盡心盡力)
(7) 亡;失去[die]
唇竭則齒寒。——《莊子》
(8) 敗壞;毀滅[decay;ruin]
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傳·宣公十二年》。注:“敗也。”
耳目淫則竭。——《淮南子》。高誘注:“竭,滅也”。
詞性變化
◎ 竭 jié
〈副〉
(1) 悉;全 [completely;entirely]
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
(2) 又如:竭絕(完全;到底)
竭字的辭典解釋
負載。《禮記·禮運》:「五行之動,迭相竭也。」《文選·木華·海賦》:「擘洪波,指太清,竭磐石,棲百靈。」
枯竭、干涸。《詩經·大雅·召旻》:「池之竭矣,不云自頻。」《國語·周語上》:「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盡、窮盡。如:「盡心竭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楚辭·屈原·卜居》:「竭知盡忠,而蔽鄣于讒。」
康熙字典解釋
竭【午集下】【立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音傑。盡也。《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史記·太史公自序》神大用則竭。
又《說文》負舉也。《禮·禮運》五行之運,迭相竭也。《註》竭猶負戴也。言五行運轉,更相爲始。
又《玉篇》敗也。《左傳·莊十年》曹劌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又葉去例切。《妻誄柳下惠文》夫子之不竭兮,三黜終不弊兮,豈弟君子,永能厲兮。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竭【卷十】【立部】
負舉也。從立曷聲。渠列切
說文解字注
(竭)負舉也。凡手不能舉者、負而舉之。禮運。五行之動。迭相竭也。注。竭猶負戴也。豕部曰。竭其尾。李尤翰林論云。木氏海賦。壯則壯矣。然首尾負竭。狀若文章。亦將由未成而然也。從立。曷聲。渠列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