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楮的讀音 筆楮的意思
筆楮 筆楮(bǐ chǔ) 猶筆紙。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六》:“凡民以有易無,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麥、百谷……蒲葦、鹽酒、筆楮使相當。”
- 筆
- 楮
“筆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ǐ chǔ]
- 漢字注音:
- ㄅㄧˇ ㄔㄨˇ
- 簡繁字形:
- 筆楮
- 是否常用:
- 否
“筆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筆紙。
網絡解釋
筆楮
筆楮(bǐ chǔ)
猶筆紙。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六》:“凡民以有易無,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麥、百谷……蒲葦、鹽酒、筆楮使相當。”
“筆楮”的單字解釋
【筆】: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筆。鉛筆。鋼筆。粉筆。一支筆。一管筆。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筆。工筆。敗筆。曲筆。3.用筆寫出:代筆。直筆。親筆。4.手跡:遺筆。絕筆。5.筆畫:筆順。筆形。6.a)用于款項或跟款項有關的:一筆錢。三筆賬。五筆生意。b)用于字的筆畫:“大”字有三筆。c)用于書畫藝術:寫一筆好字。他能畫幾筆山水畫。7.姓。
【楮】:1.也叫榖。通稱構樹。落葉喬木。葉似桑葉而粗糙,果圓球形,熟時紅色。樹皮可造紙,葉可作豬飼料。2.紙的代稱:楮墨。
“筆楮”的相關詞語
* 筆楮的讀音是:bǐ chǔ,筆楮的意思:筆楮 筆楮(bǐ chǔ) 猶筆紙。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六》:“凡民以有易無,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麥、百谷……蒲葦、鹽酒、筆楮使相當。”
基本解釋
猶筆紙。筆楮
筆楮(bǐ chǔ)猶筆紙。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六》:“凡民以有易無,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麥、百谷……蒲葦、鹽酒、筆楮使相當。”
【筆】: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筆。鉛筆。鋼筆。粉筆。一支筆。一管筆。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筆。工筆。敗筆。曲筆。3.用筆寫出:代筆。直筆。親筆。4.手跡:遺筆。絕筆。5.筆畫:筆順。筆形。6.a)用于款項或跟款項有關的:一筆錢。三筆賬。五筆生意。b)用于字的筆畫:“大”字有三筆。c)用于書畫藝術:寫一筆好字。他能畫幾筆山水畫。7.姓。
【楮】:1.也叫榖。通稱構樹。落葉喬木。葉似桑葉而粗糙,果圓球形,熟時紅色。樹皮可造紙,葉可作豬飼料。2.紙的代稱:楮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