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東征的讀音 第二次東征的意思
- 第
- 二
- 次
- 東
- 征
“第二次東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ì èr cì dōng zhēng]
- 漢字注音:
- ㄉㄧˋ ㄦˋ ㄘˋ ㄉㄨㄙ ㄓㄥ
- 簡繁字形:
- 第二次東征
- 是否常用:
- 否
“第二次東征”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第二次東征”的單字解釋
【第】:1.次序:次第。等第。2.前綴。表示次序:第一。第二。3.科第。科舉時代稱考中(zhòng)叫及第,沒有考中叫落第。4.舊時官僚和貴族的大宅子:府第。宅第。5.文言連詞。但是。
【二】:1.數目。一加一的和。2.序數:一窮二白。3.兩樣:不二價。
【次】:1.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車次。依次前進。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次子。次日。3.質量差;品質差:次品。這個人太次,一點也不講究社會公德。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或氫原子的:次氯酸。5.用于反復出現或可能反復出現的事情: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我是初次來北京。試驗了十八次才成功。6.出外遠行時停留的處所:途次。旅次。舟次。7.中間:胸次。言次。8.姓。
【東】: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東邊兒。東方。東風。東城。城東。大江東去。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家。3.東道:我做東,請你們吃飯。4.姓。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第二次東征”的相關詞語
“第二次東征”造句
國王在第二次東征前任命蘇杰攝政和負責政府。
7個月后的第二次東征,陳炯明將主要兵力集中于惠州地區。
也就是說,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因為當時的通信手段不發達,直到4年之后,也就是至元十七年,忽必烈才得到情報,引發了忽必烈第二次東征日本。
公元1277年12月,對于忽必烈來說,高麗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變故,可以認為是第二次東征日本前的一個小插曲。
* 第二次東征的讀音是:dì èr cì dōng zhēng,第二次東征的意思:
【第】:1.次序:次第。等第。2.前綴。表示次序:第一。第二。3.科第。科舉時代稱考中(zhòng)叫及第,沒有考中叫落第。4.舊時官僚和貴族的大宅子:府第。宅第。5.文言連詞。但是。
【二】:1.數目。一加一的和。2.序數:一窮二白。3.兩樣:不二價。
【次】:1.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車次。依次前進。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次子。次日。3.質量差;品質差:次品。這個人太次,一點也不講究社會公德。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或氫原子的:次氯酸。5.用于反復出現或可能反復出現的事情: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我是初次來北京。試驗了十八次才成功。6.出外遠行時停留的處所:途次。旅次。舟次。7.中間:胸次。言次。8.姓。
【東】: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東邊兒。東方。東風。東城。城東。大江東去。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家。3.東道:我做東,請你們吃飯。4.姓。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國王在第二次東征前任命蘇杰攝政和負責政府。
7個月后的第二次東征,陳炯明將主要兵力集中于惠州地區。
也就是說,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因為當時的通信手段不發達,直到4年之后,也就是至元十七年,忽必烈才得到情報,引發了忽必烈第二次東征日本。
公元1277年12月,對于忽必烈來說,高麗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變故,可以認為是第二次東征日本前的一個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