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威的讀音 等威的意思
等威 與一定的身分、地位相應的威儀 《左傳·文公十五年》:“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訓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杜預 注:“等威,威儀之等差。” 晉 葛洪 《抱樸子·仁明》:“服牛馬以息負步,序等威以鎮禍亂。”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凡民人家國之用,制度等威之異,皆為說以處之。”《清史稿·圣祖紀一》:“帝王致治,在維持風化,辨別等威。”
- 等
- 威
“等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ěng wēi]
- 漢字注音:
- ㄉㄥˇ ㄨㄟ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等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與一定的身分﹑地位相應的威儀。
網絡解釋
等威
與一定的身分、地位相應的威儀
《左傳·文公十五年》:“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訓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杜預 注:“等威,威儀之等差。” 晉 葛洪 《抱樸子·仁明》:“服牛馬以息負步,序等威以鎮禍亂。”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凡民人家國之用,制度等威之異,皆為說以處之。”《清史稿·圣祖紀一》:“帝王致治,在維持風化,辨別等威。”
“等威”的單字解釋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威】:1.表現出來的能壓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態度:威信。威嚴。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憑借威力(采取某種行動):威逼。威嚇。威脅。3.姓。
“等威”的相關詞語
* 等威的讀音是:děng wēi,等威的意思:等威 與一定的身分、地位相應的威儀 《左傳·文公十五年》:“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訓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杜預 注:“等威,威儀之等差。” 晉 葛洪 《抱樸子·仁明》:“服牛馬以息負步,序等威以鎮禍亂。”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凡民人家國之用,制度等威之異,皆為說以處之。”《清史稿·圣祖紀一》:“帝王致治,在維持風化,辨別等威。”
基本解釋
與一定的身分﹑地位相應的威儀。等威
與一定的身分、地位相應的威儀《左傳·文公十五年》:“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訓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杜預 注:“等威,威儀之等差。” 晉 葛洪 《抱樸子·仁明》:“服牛馬以息負步,序等威以鎮禍亂。”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凡民人家國之用,制度等威之異,皆為說以處之。”《清史稿·圣祖紀一》:“帝王致治,在維持風化,辨別等威。”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威】:1.表現出來的能壓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態度:威信。威嚴。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憑借威力(采取某種行動):威逼。威嚇。威脅。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