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於的讀音 等於的意思
等於 相等(equal)是數學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等 號(Sign of Equality)之出現與方程有關,數學於萌芽 時期已有了方程的記載,因此亦有了表示相等關系的方法。 “方程”的概念早於中國古代已出現,但它是 以“列表”(算籌布列)的方法解之,并不需等號,而書寫時則以漢字“等”或“等於”表示。阿默斯紙草書 中以“”表示相等;丟番圖則以“”或間中以“”為等號;巴赫沙里殘簡中以相當於pha 的字母為等號;到了十五世紀,阿拉伯人蓋拉薩迪以“”表示相等;雷格蒙塔努斯則以水平 之破折號“──”為等號,如 表示x2+3x=30;帕喬利亦以破折號為等號,但 較長且記於數字之下,如表示 x2-y2=36。 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礪智石》一書中 ,首次採用現今通用之等號“=”,因此這符號亦稱為雷科德符號(Recorde's sign)。不過,這符號之 推廣很緩慢,其後的著名人物如開普勒、伽里略與費馬等人常以文字或縮寫語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1637年,笛卡兒還以“=” 表示現代“±”號之意,而以“”為等號。直至十七世紀末期,以“=”為等號才被人們所接受 ,并漸得通用。
- 等
- 於
“等於”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ěng yú]
- 漢字注音:
- ㄉㄥˇ ㄩˊ
- 簡繁字形:
- 等于
- 是否常用:
- 否
“等於”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等于 děngyú
[equal to;equivalent to] 一樣,沒有區別
使每個系數都等于零
辭典解釋
等于 děng yú ㄉㄥˇ ㄩˊ 相等、相同。
如:「行萬里路等于讀萬卷書。」
英語 to equal, to be tantamount to
德語 ist gleich (Adj)?
法語 égalité (mathématiques)?
網絡解釋
等於
相等(equal)是數學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等 號(Sign of Equality)之出現與方程有關,數學於萌芽 時期已有了方程的記載,因此亦有了表示相等關系的方法。
“方程”的概念早於中國古代已出現,但它是 以“列表”(算籌布列)的方法解之,并不需等號,而書寫時則以漢字“等”或“等於”表示。阿默斯紙草書 中以“”表示相等;丟番圖則以“”或間中以“”為等號;巴赫沙里殘簡中以相當於pha 的字母為等號;到了十五世紀,阿拉伯人蓋拉薩迪以“”表示相等;雷格蒙塔努斯則以水平 之破折號“──”為等號,如 表示x2+3x=30;帕喬利亦以破折號為等號,但 較長且記於數字之下,如表示
x2-y2=36。
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礪智石》一書中 ,首次採用現今通用之等號“=”,因此這符號亦稱為雷科德符號(Recorde's sign)。不過,這符號之 推廣很緩慢,其後的著名人物如開普勒、伽里略與費馬等人常以文字或縮寫語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1637年,笛卡兒還以“=” 表示現代“±”號之意,而以“”為等號。直至十七世紀末期,以“=”為等號才被人們所接受 ,并漸得通用。
“等於”的單字解釋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於】:[wū]文言嘆詞。[於乎][於戲]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yū]姓。[yú]同“于”。
“等於”的相關詞語
* 等於的讀音是:děng yú,等於的意思:等於 相等(equal)是數學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等 號(Sign of Equality)之出現與方程有關,數學於萌芽 時期已有了方程的記載,因此亦有了表示相等關系的方法。 “方程”的概念早於中國古代已出現,但它是 以“列表”(算籌布列)的方法解之,并不需等號,而書寫時則以漢字“等”或“等於”表示。阿默斯紙草書 中以“”表示相等;丟番圖則以“”或間中以“”為等號;巴赫沙里殘簡中以相當於pha 的字母為等號;到了十五世紀,阿拉伯人蓋拉薩迪以“”表示相等;雷格蒙塔努斯則以水平 之破折號“──”為等號,如 表示x2+3x=30;帕喬利亦以破折號為等號,但 較長且記於數字之下,如表示 x2-y2=36。 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礪智石》一書中 ,首次採用現今通用之等號“=”,因此這符號亦稱為雷科德符號(Recorde's sign)。不過,這符號之 推廣很緩慢,其後的著名人物如開普勒、伽里略與費馬等人常以文字或縮寫語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1637年,笛卡兒還以“=” 表示現代“±”號之意,而以“”為等號。直至十七世紀末期,以“=”為等號才被人們所接受 ,并漸得通用。
基本解釋
等于 děngyú
[equal to;equivalent to] 一樣,沒有區別
使每個系數都等于零
辭典解釋
等于 děng yú ㄉㄥˇ ㄩˊ相等、相同。
如:「行萬里路等于讀萬卷書。」
英語 to equal, to be tantamount to
德語 ist gleich (Adj)?
法語 égalité (mathématiques)?
等於
相等(equal)是數學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等 號(Sign of Equality)之出現與方程有關,數學於萌芽 時期已有了方程的記載,因此亦有了表示相等關系的方法。“方程”的概念早於中國古代已出現,但它是 以“列表”(算籌布列)的方法解之,并不需等號,而書寫時則以漢字“等”或“等於”表示。阿默斯紙草書 中以“”表示相等;丟番圖則以“”或間中以“”為等號;巴赫沙里殘簡中以相當於pha 的字母為等號;到了十五世紀,阿拉伯人蓋拉薩迪以“”表示相等;雷格蒙塔努斯則以水平 之破折號“──”為等號,如 表示x2+3x=30;帕喬利亦以破折號為等號,但 較長且記於數字之下,如表示
x2-y2=36。
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礪智石》一書中 ,首次採用現今通用之等號“=”,因此這符號亦稱為雷科德符號(Recorde's sign)。不過,這符號之 推廣很緩慢,其後的著名人物如開普勒、伽里略與費馬等人常以文字或縮寫語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1637年,笛卡兒還以“=” 表示現代“±”號之意,而以“”為等號。直至十七世紀末期,以“=”為等號才被人們所接受 ,并漸得通用。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於】:[wū]文言嘆詞。[於乎][於戲]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yū]姓。[yú]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