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押的讀音 管押的意思
管押 管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guǎn yā,是指管領;臨時拘押。
- 管
- 押
“管押”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ǎn yā]
- 漢字注音:
- ㄍㄨㄢˇ ㄧㄚ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管押”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管押 guǎnyā
[take sb.into custody] 臨時拘留
辭典解釋
管押 guǎn yā ㄍㄨㄢˇ ㄧㄚ 拘管押解。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那潞州刺史坐廳,將郭威管押立于廳下。」
網絡解釋
管押
管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guǎn yā,是指管領;臨時拘押。
“管押”的單字解釋
【管】:1.管子:鋼管。竹管。水管。氣管兒。2.吹奏的樂器:黑管。管弦樂。3.形狀像管的電器件:電子管。晶體管。4.用于細長圓筒形的東西:一管毛筆。兩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賬。管圖書。誰管倉庫?。她能同時管十臺機器。7.管轄:這個省管著幾十個縣。8.管教:管孩子。9.擔任(工作):我管宣傳,你管文體。10.過問:管閑事。這事我們不能不管。11.保證;負責供給:管保。不好管換。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專跟“叫”配合:他長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錢。管我要東西。14.不管;無論:管他是誰,該批評就得批評。15.關涉;牽涉:他不愿來,管我什么事?
【押】:1.把財物交給對方作為保證:抵押。押租。押金。押了五百元錢。2.暫時把人關起來,不準自由行動:拘押。看押。關押。犯罪嫌疑人被押起來了。3.跟隨著照料或看管:押車。押運。押送。4.姓。5.在公文、契約上簽字或畫符號,作為憑信:押尾。6.作為憑信而在公文、契約上所簽的名字或所畫的符號:花押。畫押。
“管押”的相關詞語
“管押”造句
此刻眾人已亂作一團,誰也無心去管押著鏢銀返轉的閻九等人。
俘虜的很多旗人男女老幼,集中管押,后遣送出城,令其自謀出路。
李順之打一進城就被管押起來受盡了鳥氣,今天剛一出獄跟著連皇帝陛下都要顧忌三分的張軒前來吃飯又吃了癟,向來脾氣耿直火爆的他立刻火冒三丈。
其管押兵官未有指揮,可候指揮到,許于所在官司自陳,亦與免罪。
是誰?管押送的是哪一個?我應當認得的吧?
他二人來時,那盧俊義早被決了四十脊杖,換了一具二十斤鐵葉盤頭枷,差工人董超,薛霸管押,行出大名了。
以前大同軍及云朔都防御營田供軍等使李珰檢校左散騎常侍、豐州刺史,充天德軍豐州西城中城都防御使、本管押蕃落等使。
拿獲后,請陳季同來看,據云此人名石川,即是出入倭武官處之奸細,已飭天津縣訊供及暫行管押,令研訊供單呈核。
* 管押的讀音是:guǎn yā,管押的意思:管押 管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guǎn yā,是指管領;臨時拘押。
基本解釋
管押 guǎnyā
[take sb.into custody] 臨時拘留
辭典解釋
管押 guǎn yā ㄍㄨㄢˇ ㄧㄚ拘管押解。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那潞州刺史坐廳,將郭威管押立于廳下。」
管押
管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guǎn yā,是指管領;臨時拘押。
【管】:1.管子:鋼管。竹管。水管。氣管兒。2.吹奏的樂器:黑管。管弦樂。3.形狀像管的電器件:電子管。晶體管。4.用于細長圓筒形的東西:一管毛筆。兩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賬。管圖書。誰管倉庫?。她能同時管十臺機器。7.管轄:這個省管著幾十個縣。8.管教:管孩子。9.擔任(工作):我管宣傳,你管文體。10.過問:管閑事。這事我們不能不管。11.保證;負責供給:管保。不好管換。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專跟“叫”配合:他長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錢。管我要東西。14.不管;無論:管他是誰,該批評就得批評。15.關涉;牽涉:他不愿來,管我什么事?
【押】:1.把財物交給對方作為保證:抵押。押租。押金。押了五百元錢。2.暫時把人關起來,不準自由行動:拘押。看押。關押。犯罪嫌疑人被押起來了。3.跟隨著照料或看管:押車。押運。押送。4.姓。5.在公文、契約上簽字或畫符號,作為憑信:押尾。6.作為憑信而在公文、契約上所簽的名字或所畫的符號:花押。畫押。
此刻眾人已亂作一團,誰也無心去管押著鏢銀返轉的閻九等人。
俘虜的很多旗人男女老幼,集中管押,后遣送出城,令其自謀出路。
李順之打一進城就被管押起來受盡了鳥氣,今天剛一出獄跟著連皇帝陛下都要顧忌三分的張軒前來吃飯又吃了癟,向來脾氣耿直火爆的他立刻火冒三丈。
其管押兵官未有指揮,可候指揮到,許于所在官司自陳,亦與免罪。
是誰?管押送的是哪一個?我應當認得的吧?
他二人來時,那盧俊義早被決了四十脊杖,換了一具二十斤鐵葉盤頭枷,差工人董超,薛霸管押,行出大名了。
以前大同軍及云朔都防御營田供軍等使李珰檢校左散騎常侍、豐州刺史,充天德軍豐州西城中城都防御使、本管押蕃落等使。
拿獲后,請陳季同來看,據云此人名石川,即是出入倭武官處之奸細,已飭天津縣訊供及暫行管押,令研訊供單呈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