簟怎么讀 簟的意思
“簟”字共有1個讀音:
[diàn]

漢字 | 簟 |
---|---|
讀音 |
|
注音 | ㄉㄧㄢˋ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12 |
異體字 | 磹 ?? ?? |
字形結構 | 上中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C1F |
其它編碼 | 五筆:tsjj 倉頡:hmwj 鄭碼:mfke 四角:88406 |
筆順編碼 | 314314125221251112 |
筆順筆畫 |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撇 橫 點 撇 橫 點 橫 豎 橫折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
簟字的意思
竹席:曬簟(攤曬糧食等的席子)。
簟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簟
diàn ㄉㄧㄢˋ
竹席:竹簟。簟笰(車上的竹席篷)。竹名:簟竹。英語 bamboo mat
德語 (English: fine woven grass mat)?
法語 tapis tissé de qualité
簟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簟 diàn
〈名〉
(1) (形聲。從竹,覃聲。本義:竹席)
(2) 同本義 [mat]。如:簟子(簟席。竹席);簟紋(席紋)
(3) 也指用蘆葦編制的席 [reed mat]
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禮記》
簟字的辭典解釋
簟ㄉㄧㄢˋdiàn 名
竹席。《說文解字·竹部》:「簟,竹席也。」宋·歐陽修〈臨江仙·柳下輕雷池上雨〉詞:「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康熙字典解釋
簟【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徒玷切《集韻》《韻會》《正韻》徒點切,??音扂。竹名。《南越志》博羅縣東洲足簟竹銘曰:簟竹旣大,薄且空中,節長一丈,其長如松。《贊寧·筍譜》簟竹,長二丈猶爲筍,可食。
又《集韻》徒念切,音磹。《說文》竹席也。《釋名》簟,簟也,布之簟簟然平正也。《揚子·方言》宋謂之笙,關西謂之簟。《詩·齊風》簟茀朱鞹。《傳》方文席也。
又《小雅》下莞上簟。《箋》竹葦曰簟。《禮·禮器》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設。《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註》桃笙,桃枝簟。吳人謂簟爲笙。
又象牙以爲簟。
又葉徒錦切《詩·小雅》下莞上簟,乃安斯寢。《朱傳》簟,徒檢、徒錦二反。寢,于檢、于錦二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簟【卷五】【竹部】
竹席也。從竹??聲。徒念切
說文解字注
(簟)竹席也。毛詩箋曰。竹葦曰簟。從竹。覃聲。徒念切。廣?上聲。七部。
簟字組詞
簟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簟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