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籍怎么讀 籍的意思

    “籍”字共有1個讀音: [jí]  
    籍
    漢字
    讀音 [jí]
    注音 ㄐㄧˊ
    部首 [竹]  竹字旁
    筆畫 總筆畫:20 部外:14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C4D
    其它編碼 五筆:tdij|tfsj 倉頡:hqda 鄭碼:mcek 四角:88961
    筆順編碼 31431411123412212511
    筆順筆畫 ノ一丶ノ一丶一一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筆順名稱 撇 橫 點 撇 橫 點 橫 橫 橫 豎 撇 點 橫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籍字的意思

    1.書;書冊:古籍。經籍。

    2.登記隸屬關系的冊簿。引申指隸屬關系:國籍。黨籍。戶籍。

    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原籍。祖籍。

    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í ㄐㄧˊ

    書,書冊:古籍。書籍。經籍。典籍。 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隸屬關系:籍貫。戶籍。國籍。學籍。 登記:籍沒(mò)。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形容紛擾很大;?形容名聲很大;?形容縱橫交錯的樣子。 古代各種捐稅的統稱。

    英語 record, register, list; census

    德語 Heimatort (S)?,Rekord (S)?,Rekordmarke (S)?,registrieren (V)?,Ji (Eig, Fam)?,Staatsbürgerschaft; Staatsangeh?rigkeit, Abstammung, Herkunft ; Ursprung

    法語 livre,registre,origine,nationalité,appartenance

    籍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竹,耤( jí )聲。古書以竹制成,故從“竹”。本義:登記冊,戶口冊)

    (2) 同本義 [book;register]

    籍,簿書也。——《說文》

    乃以九畿之籍。——《周禮·大司馬》

    掌邦國賓客之體籍。——《周禮·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書。”

    非禮也勿籍。——《左傳·成公二年》

    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諸葛亮《論游戶自實》

    宮觀之籍。——明· 顧炎武《復庵記》

    (3) 又如:籍口(戶口);籍戎(編入軍籍);籍地(官宦門第);削籍(官吏被革職,在官籍中除名);除籍(于簿籍中除名)

    (4) 泛指書,成冊的著作 [book]

    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萬章下》

    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版本。——《夢溪筆談·活板》

    由是文籍生焉。——蕭統《文選序》

    (5) 又如:籍圖(文籍圖書);書籍;古籍;經籍;典籍

    (6) 代表個人的身份;代表個人對國家、組織的隸屬關系 [membership]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街問紫芝。——李商隱《重過圣女祠》

    (7) 又如:軍籍;黨籍;外籍;客籍;團籍;隊籍

    (8) 籍貫 [native place]

    頃小兒回籍應舉。——張居正《答應天巡撫宋陽山書》

    (9) 又如:回籍;原籍

    (10) 征籍。中國古代各種捐稅的統稱 [taxes]

    實畝實籍。——《詩·大雅·韓奕》

    (11) 又如:籍稅(征收租稅);籍賦(賦稅);籍斂(征收田稅);籍求(斂取);籍取(斂取;征收);籍兵(征集兵士)

    (12) 門籍,一種寫有當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card]

    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漢書·魏相傳》

    (13) 又

    漢代有事需要出入宮門者,皆有門籍懸于宮門,以備案驗

    詞性變化

    〈動〉

    (1) 登記 [register]

    籍吏民。(籍,登記。登記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冊、戶籍冊等。)——《史記·項羽本紀》

    (2) 又如:籍名(登記籍貫名字);籍沒(登記并沒收所有的財產);籍夫(登記征用民夫);籍田(藉田。古代天子親耕之田。以所獲祭祀宗廟,并寓勸農之意)

    (3) 沒收入官 [confiscate]。如:籍配(籍沒和充軍);籍略(籍沒和強取);籍死(犯罪被籍沒致死);籍產(沒收罪犯所有的財產)

    (4) 假借。通“借” [use as a pretext; make use of]。如:籍甚(有所憑藉而更強大);籍在(依賴,慰藉)

    〈形〉

    雜亂 [in disorder]。如:狼籍

    籍字的辭典解釋

    籍ㄐㄧˊjí 名

    書本。如:「古籍」、「經籍」、「史籍」、「書籍」、「典籍」。

    登記以備查考用的名冊、檔案。如:「戶籍」、「軍籍」、「學籍」。《孟子·萬章下》:「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戰國策·齊策四》:「天子受籍,立為大伯 。」

    籍貫。如:「本籍」、「原籍」、「祖籍」。

    個人對國家、團體、組織等的隸屬關系。如:「國籍」、「會籍」、「黨籍」。

    姓。如漢代有籍福。

    康熙字典解釋

    籍【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4畫

    《廣韻》《集韻》《韻會》秦昔切《正韻》前歷切,??音踖。《玉篇》書籍。《尚書·序疏》籍者,借也。借此??書以記錄政事,故曰籍。《左傳·昭十五年》王謂籍談曰:昔而高祖,司晉之典籍。

    又戸籍。《史記·蕭何世家》高祖入關,何獨先走丞相府,收圖籍,以是具知天下戸口阨塞。

    又尺籍,所以書軍令。

    又門籍。置牒于門,以案出入。《前漢·元帝紀》令從官給事宮司馬門中者,得爲父母兄弟通籍。《註》籍者,爲尺二竹牒,記其年紀、名字、物色,掛之宮中,案省相應,乃得入也。

    又租籍。《管子·國蓄篇》租籍者,所以彊求也。《註》在工商曰租籍。

    又籍田。《禮·祭義》天子爲籍千畝,諸侯爲籍百畝。《詩疏》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謂之籍田。《五經要義》天子籍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享也。籍,蹈也。言親自蹈履于田而耕之也。

    又籍籍,語聲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國中口語籍籍。

    又狼籍。《史記·蒙恬傳》此四君者皆爲大失,以是籍于諸侯。《註》言惡聲狼籍,布于諸國。

    又姓。晉籍談,漢籍福。

    又《正韻》詞夜切,音謝。《前漢·義縱傳》治敢往少溫籍。《註》言無所含容也。

    又地名。《史記·秦本紀》靈公十年城籍姑。《括地志》籍姑,在同州韓城縣北三十五里。

    又葉檣龠切《左思·詠史詩》陳平無產業,歸來翳負郭。長卿還成都,壁立何廖廓。四賢豈不偉,遺烈光篇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籍【卷五】【竹部】

    簿書也。從竹??聲。秦昔切

    說文解字注

    (籍)簿也。簿當作薄。六寸薄、見寸部。引伸凡箸於竹帛皆謂之籍。從竹。耤聲。秦昔切。古音在五部。

    籍字組詞

    籍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籍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