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藤的讀音 紅藤的意思
紅藤 紅藤,別名:大血藤,拉丁學名:Sargentodoxa cuneata.為木通科、大血藤屬落葉、木質藤本植物;莖紅褐色;復葉三出,互生;花單性異株,輻射對稱,花瓣6,極小,花萼6,花瓣狀;果實為聚合果,由多個肉質小漿果組成。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林緣溝邊或灌木叢中。根莖可藥用,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理氣行血、殺蟲等功效,主治風濕痛、天氣變化導致的關節酸脹、跌打損傷、痛經、閉經、蛔蟲。也可作獸醫用藥,對牛馬誤食螞蝗所致疾病有療效。根可作染料。莖皮含纖維,可制繩索。枝條可為藤條代用品,供編制藤椅或其它藤器。常見于山坡灌叢、疏林和林緣等。分布于中國中東部,中南半島北部。
- 紅
- 藤
“紅藤”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óng téng]
- 漢字注音:
- ㄏㄨㄥˊ ㄊㄥˊ
- 簡繁字形:
- 紅藤
- 是否常用:
- 否
“紅藤”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藤本植物,莖可作手杖,加工后可用以編織器物。
網絡解釋
紅藤
紅藤,別名:大血藤,拉丁學名:Sargentodoxa cuneata.為木通科、大血藤屬落葉、木質藤本植物;莖紅褐色;復葉三出,互生;花單性異株,輻射對稱,花瓣6,極小,花萼6,花瓣狀;果實為聚合果,由多個肉質小漿果組成。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林緣溝邊或灌木叢中。根莖可藥用,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理氣行血、殺蟲等功效,主治風濕痛、天氣變化導致的關節酸脹、跌打損傷、痛經、閉經、蛔蟲。也可作獸醫用藥,對牛馬誤食螞蝗所致疾病有療效。根可作染料。莖皮含纖維,可制繩索。枝條可為藤條代用品,供編制藤椅或其它藤器。常見于山坡灌叢、疏林和林緣等。分布于中國中東部,中南半島北部。
“紅藤”的單字解釋
【紅】:[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藤】:1.蔓生植物名。如白藤、紫藤等。有的莖細長,柔軟而堅韌,可編織。2.泛指匍匐莖或攀緣莖。如瓜藤、葡萄藤。
“紅藤”的相關詞語
* 紅藤的讀音是:hóng téng,紅藤的意思:紅藤 紅藤,別名:大血藤,拉丁學名:Sargentodoxa cuneata.為木通科、大血藤屬落葉、木質藤本植物;莖紅褐色;復葉三出,互生;花單性異株,輻射對稱,花瓣6,極小,花萼6,花瓣狀;果實為聚合果,由多個肉質小漿果組成。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林緣溝邊或灌木叢中。根莖可藥用,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理氣行血、殺蟲等功效,主治風濕痛、天氣變化導致的關節酸脹、跌打損傷、痛經、閉經、蛔蟲。也可作獸醫用藥,對牛馬誤食螞蝗所致疾病有療效。根可作染料。莖皮含纖維,可制繩索。枝條可為藤條代用品,供編制藤椅或其它藤器。常見于山坡灌叢、疏林和林緣等。分布于中國中東部,中南半島北部。
基本解釋
藤本植物,莖可作手杖,加工后可用以編織器物。紅藤
紅藤,別名:大血藤,拉丁學名:Sargentodoxa cuneata.為木通科、大血藤屬落葉、木質藤本植物;莖紅褐色;復葉三出,互生;花單性異株,輻射對稱,花瓣6,極小,花萼6,花瓣狀;果實為聚合果,由多個肉質小漿果組成。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林緣溝邊或灌木叢中。根莖可藥用,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理氣行血、殺蟲等功效,主治風濕痛、天氣變化導致的關節酸脹、跌打損傷、痛經、閉經、蛔蟲。也可作獸醫用藥,對牛馬誤食螞蝗所致疾病有療效。根可作染料。莖皮含纖維,可制繩索。枝條可為藤條代用品,供編制藤椅或其它藤器。常見于山坡灌叢、疏林和林緣等。分布于中國中東部,中南半島北部。【紅】:[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藤】:1.蔓生植物名。如白藤、紫藤等。有的莖細長,柔軟而堅韌,可編織。2.泛指匍匐莖或攀緣莖。如瓜藤、葡萄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