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鉛的讀音 紅鉛的意思
紅鉛 即鉛(IV)酸鉛(Ⅱ)。又稱四氧化三鉛,紅丹,鉛丹或光明丹。鮮橘紅顏色重質粉末。密度9.1g/cm3。不溶于水。溶于熱堿溶液和冰醋酸。同鹽酸反應放出氯氣,和硫酸反應放出氧氣。具氧化性。可被稀硝酸分解。暴露在空氣中生成碳酸鉛而轉為白色。高于500℃時分解為一氧化鉛和氧氣。有毒性。由一氧化鉛在空氣中加熱至470~480℃保溫數小時制得。用于制造蓄電池、玻璃、陶器、搪瓷。用作防銹顏料和鐵器的保護面層。也可用作染料和有機合成的氧化劑。
- 紅
- 鉛
“紅鉛”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óng qiān]
- 漢字注音:
- ㄏㄨㄥˊ ㄑㄧㄢ
- 簡繁字形:
- 紅鉛
- 是否常用:
- 否
“紅鉛”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胭脂和鉛粉。 2.舊時術土稱婦女的月經或其煉取物。明代曾被認為是長生不老之藥。 辭典解釋
紅鉛 hóng qiān ㄏㄨㄥˊ ㄑㄧㄢ 胭脂和白粉。
唐.張祜〈李家柘枝〉詩:「紅鉛拂臉細腰人,金銹羅衫軟著身。」
唐.溫庭筠〈江南曲〉:「扇薄露紅鉛,羅輕壓金縷。」
道教稱月經為「紅鉛」。
網絡解釋
紅鉛
即鉛(IV)酸鉛(Ⅱ)。又稱四氧化三鉛,紅丹,鉛丹或光明丹。鮮橘紅顏色重質粉末。密度9.1g/cm3。不溶于水。溶于熱堿溶液和冰醋酸。同鹽酸反應放出氯氣,和硫酸反應放出氧氣。具氧化性。可被稀硝酸分解。暴露在空氣中生成碳酸鉛而轉為白色。高于500℃時分解為一氧化鉛和氧氣。有毒性。由一氧化鉛在空氣中加熱至470~480℃保溫數小時制得。用于制造蓄電池、玻璃、陶器、搪瓷。用作防銹顏料和鐵器的保護面層。也可用作染料和有機合成的氧化劑。
“紅鉛”的單字解釋
【紅】:[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鉛】:1.金屬元素,符號Pb。青灰色,質軟而重,有延展性,容易氧化。主要用途是製造合金、蓄電池、電纜的外皮和屏蔽丙種射線的裝備。古人常將鉛稱為青金或錫。2.指鉛粉。3.鉛粉筆。古時用以點校書文或繪畫。4.用黑鉛(石墨)或加入帶顏料的黏土做的筆芯。參見“鉛筆”。5.比喻資質魯鈍。6.道教所謂的在人體內運行的氣。
“紅鉛”的相關詞語
* 紅鉛的讀音是:hóng qiān,紅鉛的意思:紅鉛 即鉛(IV)酸鉛(Ⅱ)。又稱四氧化三鉛,紅丹,鉛丹或光明丹。鮮橘紅顏色重質粉末。密度9.1g/cm3。不溶于水。溶于熱堿溶液和冰醋酸。同鹽酸反應放出氯氣,和硫酸反應放出氧氣。具氧化性。可被稀硝酸分解。暴露在空氣中生成碳酸鉛而轉為白色。高于500℃時分解為一氧化鉛和氧氣。有毒性。由一氧化鉛在空氣中加熱至470~480℃保溫數小時制得。用于制造蓄電池、玻璃、陶器、搪瓷。用作防銹顏料和鐵器的保護面層。也可用作染料和有機合成的氧化劑。
基本解釋
1.胭脂和鉛粉。 2.舊時術土稱婦女的月經或其煉取物。明代曾被認為是長生不老之藥。辭典解釋
紅鉛 hóng qiān ㄏㄨㄥˊ ㄑㄧㄢ胭脂和白粉。
唐.張祜〈李家柘枝〉詩:「紅鉛拂臉細腰人,金銹羅衫軟著身。」
唐.溫庭筠〈江南曲〉:「扇薄露紅鉛,羅輕壓金縷。」
道教稱月經為「紅鉛」。
紅鉛
即鉛(IV)酸鉛(Ⅱ)。又稱四氧化三鉛,紅丹,鉛丹或光明丹。鮮橘紅顏色重質粉末。密度9.1g/cm3。不溶于水。溶于熱堿溶液和冰醋酸。同鹽酸反應放出氯氣,和硫酸反應放出氧氣。具氧化性。可被稀硝酸分解。暴露在空氣中生成碳酸鉛而轉為白色。高于500℃時分解為一氧化鉛和氧氣。有毒性。由一氧化鉛在空氣中加熱至470~480℃保溫數小時制得。用于制造蓄電池、玻璃、陶器、搪瓷。用作防銹顏料和鐵器的保護面層。也可用作染料和有機合成的氧化劑。【紅】:[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鉛】:1.金屬元素,符號Pb。青灰色,質軟而重,有延展性,容易氧化。主要用途是製造合金、蓄電池、電纜的外皮和屏蔽丙種射線的裝備。古人常將鉛稱為青金或錫。2.指鉛粉。3.鉛粉筆。古時用以點校書文或繪畫。4.用黑鉛(石墨)或加入帶顏料的黏土做的筆芯。參見“鉛筆”。5.比喻資質魯鈍。6.道教所謂的在人體內運行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