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籠的讀音 紗籠的意思
紗籠 紗籠,一種服裝,類似筒裙,由一塊長方形的布系于腰間。紗籠盛行于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東非等地區。狹義的紗籠僅指馬來人所著的下裳。在緬甸等地,稱作“籠基”。
- 紗
- 籠
“紗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ā lóng]
- 漢字注音:
- ㄕㄚ ㄌㄨㄥˊ
- 簡繁字形:
- 紗籠
- 是否常用:
- 否
“紗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紗制燈籠。 2.謂以紗蒙覆貴人﹑名士壁上題詠的手跡,表示崇敬。典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隨僧齋飡。諸僧厭怠,播至,已飯矣。后二紀,播自重位出鎮是邦,向之題已碧紗幕其上。播繼以二絶句曰:'……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后用作詩文出眾的贊詞。 3.猶紗罩。舊時婚禮中新娘罩面的紗巾。 4.馬來語saron的音譯。東南亞一帶用以圍裹身體的長布,為服飾之一。 5.法語salon的音譯。客廳。今多譯作"沙龍"。十七世紀末葉和十八世紀巴黎文人常接受貴族婦女的招待,在客廳集會。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談場所。
網絡解釋
紗籠
紗籠,一種服裝,類似筒裙,由一塊長方形的布系于腰間。紗籠盛行于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東非等地區。狹義的紗籠僅指馬來人所著的下裳。在緬甸等地,稱作“籠基”。
“紗籠”的單字解釋
【紗】:1.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棉紗。紡紗。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紗。窗紗。紗布。紗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後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3.像紗布的:鐵紗。塑膠紗。
【籠】:[lóng]1.用竹片編成的盛物的器具。2.飼養鳥、蟲、家禽等的籠子。3.謂將鳥蟲等置於籠中。4.指罩箍。5.方言。把手或東西放在袖筒裡。6.量詞。猶窠。[lǒng]1.籠罩;遮掩。2.包括;包羅。3.纏繞;戴。4.牽。5.控制;壟斷。6.點燃。7.同“攏”。梳;整理。8.盛衣物的箱籠。
“紗籠”的相關詞語
* 紗籠的讀音是:shā lóng,紗籠的意思:紗籠 紗籠,一種服裝,類似筒裙,由一塊長方形的布系于腰間。紗籠盛行于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東非等地區。狹義的紗籠僅指馬來人所著的下裳。在緬甸等地,稱作“籠基”。
基本解釋
1.紗制燈籠。 2.謂以紗蒙覆貴人﹑名士壁上題詠的手跡,表示崇敬。典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隨僧齋飡。諸僧厭怠,播至,已飯矣。后二紀,播自重位出鎮是邦,向之題已碧紗幕其上。播繼以二絶句曰:'……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后用作詩文出眾的贊詞。 3.猶紗罩。舊時婚禮中新娘罩面的紗巾。 4.馬來語saron的音譯。東南亞一帶用以圍裹身體的長布,為服飾之一。 5.法語salon的音譯。客廳。今多譯作"沙龍"。十七世紀末葉和十八世紀巴黎文人常接受貴族婦女的招待,在客廳集會。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談場所。紗籠
紗籠,一種服裝,類似筒裙,由一塊長方形的布系于腰間。紗籠盛行于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東非等地區。狹義的紗籠僅指馬來人所著的下裳。在緬甸等地,稱作“籠基”。【紗】:1.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棉紗。紡紗。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紗。窗紗。紗布。紗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後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3.像紗布的:鐵紗。塑膠紗。
【籠】:[lóng]1.用竹片編成的盛物的器具。2.飼養鳥、蟲、家禽等的籠子。3.謂將鳥蟲等置於籠中。4.指罩箍。5.方言。把手或東西放在袖筒裡。6.量詞。猶窠。[lǒng]1.籠罩;遮掩。2.包括;包羅。3.纏繞;戴。4.牽。5.控制;壟斷。6.點燃。7.同“攏”。梳;整理。8.盛衣物的箱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