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帖的讀音 絳帖的意思
辭典解釋絳帖 jiàng tiè 北宋潘師旦以「淳化閣帖」為底本所摹刻的帖子,二十卷。內容有所增損,因刻于絳州(今山西新絳)?,故稱為「絳帖」,世稱為「潘駙馬帖」。相傳潘氏死后,其二子各分得十卷。長子將上十卷抵債沒入公庫,絳州官署補刻余卷,稱為「東庫本」;次子補刻前十卷,稱為「私家本」。后又有新絳本、偽刻十二卷本及其他翻刻本行世。原拓本傳世極少,今僅存宋拓殘本若干卷。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淳化閣帖》。
- 絳
- 帖
“絳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àng tiè]
- 漢字注音:
- ㄐㄧㄤˋ ㄊㄧㄝˋ
- 簡繁字形:
- 絳帖
- 是否常用:
- 否
“絳帖”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絳帖 jiàng tiè ㄐㄧㄤˋ ㄊㄧㄝˋ 北宋潘師旦以「淳化閣帖」為底本所摹刻的帖子,二十卷。內容有所增損,因刻于絳州(今山西新絳)?,故稱為「絳帖」,世稱為「潘駙馬帖」。相傳潘氏死后,其二子各分得十卷。長子將上十卷抵債沒入公庫,絳州官署補刻余卷,稱為「東庫本」;次子補刻前十卷,稱為「私家本」。后又有新絳本、偽刻十二卷本及其他翻刻本行世。原拓本傳世極少,今僅存宋拓殘本若干卷。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淳化閣帖》。
網絡解釋
“絳帖”的單字解釋
【絳】:同“絳”。
【帖】:[tiē]1.服從;順從:服帖。2.妥當;穩當:妥帖。3.姓。[tiě]1.邀請客人的通知:請帖。2.舊時寫著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庚帖。換帖。3.(帖兒)寫著字的小紙片:字帖兒(便條)。4.量詞:一帖藥。[tiè]學習寫字或繪畫時臨摹用的樣本:碑帖。習字帖。畫帖。臨帖。
“絳帖”的相關詞語
* 絳帖的讀音是:jiàng tiè,絳帖的意思:辭典解釋絳帖 jiàng tiè 北宋潘師旦以「淳化閣帖」為底本所摹刻的帖子,二十卷。內容有所增損,因刻于絳州(今山西新絳)?,故稱為「絳帖」,世稱為「潘駙馬帖」。相傳潘氏死后,其二子各分得十卷。長子將上十卷抵債沒入公庫,絳州官署補刻余卷,稱為「東庫本」;次子補刻前十卷,稱為「私家本」。后又有新絳本、偽刻十二卷本及其他翻刻本行世。原拓本傳世極少,今僅存宋拓殘本若干卷。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淳化閣帖》。
辭典解釋
絳帖 jiàng tiè ㄐㄧㄤˋ ㄊㄧㄝˋ北宋潘師旦以「淳化閣帖」為底本所摹刻的帖子,二十卷。內容有所增損,因刻于絳州(今山西新絳)?,故稱為「絳帖」,世稱為「潘駙馬帖」。相傳潘氏死后,其二子各分得十卷。長子將上十卷抵債沒入公庫,絳州官署補刻余卷,稱為「東庫本」;次子補刻前十卷,稱為「私家本」。后又有新絳本、偽刻十二卷本及其他翻刻本行世。原拓本傳世極少,今僅存宋拓殘本若干卷。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淳化閣帖》。
【絳】:同“絳”。
【帖】:[tiē]1.服從;順從:服帖。2.妥當;穩當:妥帖。3.姓。[tiě]1.邀請客人的通知:請帖。2.舊時寫著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庚帖。換帖。3.(帖兒)寫著字的小紙片:字帖兒(便條)。4.量詞:一帖藥。[tiè]學習寫字或繪畫時臨摹用的樣本:碑帖。習字帖。畫帖。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