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甘分少的讀音 絶甘分少的意思
絶甘分少【解釋】拒絕甘美的食物,與眾人分享少量的東西。謂自己不圖享受,待人優厚。《漢書·司馬遷傳》:“以爲 李陵 與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 顏師古 注:“自絶旨甘,而與衆人分之,共同其多少也。” 唐 王維 《與工部李侍郎書》:“宿昔貴公子常下交布衣,盡禮髦士,絶甘分少,致醴以飯,汲汲于當世之士,常如不及。” 清 錢謙益 《李長蘅墓志》:“ 長蘅 事母,色養甚備,敬其長兄,撫其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難能者。”亦作“ 絶少分甘 ”。《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濕,絶少分甘。” 宋均 注:“少則自絶,甘則分。”亦省作“ 絶甘 ”。 唐 劉禹錫 《代武中丞謝賜新橘表》:“感同推食,事等絶甘。”
- 絶
- 甘
- 分
- 少
“絶甘分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ué gān fēn shǎo]
- 漢字注音:
- ㄐㄩㄝˊ ㄍㄢ ㄈㄣ ㄕㄠˇ
- 簡繁字形:
- 絕甘分少
- 是否常用:
- 否
“絶甘分少”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絕甘分少 jué gān fēn shǎo ㄐㄩㄝˊ ㄍㄢ ㄈㄣ ㄕㄠˇ 有美食不獨占而肯與眾人分享。比喻和眾人同甘共苦。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
《舊五代史.卷六五.唐書.李建及傳》:「建及有膽氣,慷慨不群,……善于撫御,所得賞賜,皆分給部下,絕甘分少,頗洽軍情。」
網絡解釋
絶甘分少
【解釋】拒絕甘美的食物,與眾人分享少量的東西。謂自己不圖享受,待人優厚。《漢書·司馬遷傳》:“以爲 李陵 與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 顏師古 注:“自絶旨甘,而與衆人分之,共同其多少也。” 唐 王維 《與工部李侍郎書》:“宿昔貴公子常下交布衣,盡禮髦士,絶甘分少,致醴以飯,汲汲于當世之士,常如不及。” 清 錢謙益 《李長蘅墓志》:“ 長蘅 事母,色養甚備,敬其長兄,撫其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難能者。”亦作“ 絶少分甘 ”。《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濕,絶少分甘。” 宋均 注:“少則自絶,甘則分。”亦省作“ 絶甘 ”。 唐 劉禹錫 《代武中丞謝賜新橘表》:“感同推食,事等絶甘。”
“絶甘分少”的單字解釋
【絶】:“絕”的新字形。同“絕”。
【甘】:1.甜。與“苦”相對: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樂意:俯首甘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肅的簡稱。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少】:[shǎo]1.數量小(跟“多”相對):少量。少見多怪。2.不夠原有或應有的數目;缺少(跟“多”相對):賬算錯了,少一塊錢。全體同學都來了,一個沒少。3.丟;遺失:屋里少了東西。4.虧欠:少人家的錢都還清了。5.暫時;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紀輕(跟“老”相對):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爺:惡少。闊少。3.姓。
“絶甘分少”的相關詞語
* 絶甘分少的讀音是:jué gān fēn shǎo,絶甘分少的意思:絶甘分少【解釋】拒絕甘美的食物,與眾人分享少量的東西。謂自己不圖享受,待人優厚。《漢書·司馬遷傳》:“以爲 李陵 與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 顏師古 注:“自絶旨甘,而與衆人分之,共同其多少也。” 唐 王維 《與工部李侍郎書》:“宿昔貴公子常下交布衣,盡禮髦士,絶甘分少,致醴以飯,汲汲于當世之士,常如不及。” 清 錢謙益 《李長蘅墓志》:“ 長蘅 事母,色養甚備,敬其長兄,撫其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難能者。”亦作“ 絶少分甘 ”。《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濕,絶少分甘。” 宋均 注:“少則自絶,甘則分。”亦省作“ 絶甘 ”。 唐 劉禹錫 《代武中丞謝賜新橘表》:“感同推食,事等絶甘。”
辭典解釋
絕甘分少 jué gān fēn shǎo ㄐㄩㄝˊ ㄍㄢ ㄈㄣ ㄕㄠˇ有美食不獨占而肯與眾人分享。比喻和眾人同甘共苦。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
《舊五代史.卷六五.唐書.李建及傳》:「建及有膽氣,慷慨不群,……善于撫御,所得賞賜,皆分給部下,絕甘分少,頗洽軍情。」
絶甘分少
【解釋】拒絕甘美的食物,與眾人分享少量的東西。謂自己不圖享受,待人優厚。《漢書·司馬遷傳》:“以爲 李陵 與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 顏師古 注:“自絶旨甘,而與衆人分之,共同其多少也。” 唐 王維 《與工部李侍郎書》:“宿昔貴公子常下交布衣,盡禮髦士,絶甘分少,致醴以飯,汲汲于當世之士,常如不及。” 清 錢謙益 《李長蘅墓志》:“ 長蘅 事母,色養甚備,敬其長兄,撫其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難能者。”亦作“ 絶少分甘 ”。《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濕,絶少分甘。” 宋均 注:“少則自絶,甘則分。”亦省作“ 絶甘 ”。 唐 劉禹錫 《代武中丞謝賜新橘表》:“感同推食,事等絶甘。”
【絶】:“絕”的新字形。同“絕”。
【甘】:1.甜。與“苦”相對: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樂意:俯首甘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肅的簡稱。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少】:[shǎo]1.數量小(跟“多”相對):少量。少見多怪。2.不夠原有或應有的數目;缺少(跟“多”相對):賬算錯了,少一塊錢。全體同學都來了,一個沒少。3.丟;遺失:屋里少了東西。4.虧欠:少人家的錢都還清了。5.暫時;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紀輕(跟“老”相對):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爺:惡少。闊少。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