綍怎么讀 綍的意思
“綍”字共有1個讀音:
[fú]

漢字 | 綍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ㄨˊ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7 |
異體字 | 紼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D8D |
其它編碼 | 五筆:xfpb 倉頡:vfjbd 鄭碼:zewy 四角:24947 |
筆順編碼 | 5544441245521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一丨丶フフ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橫 豎 點 橫撇/橫鉤 橫撇/橫鉤 豎鉤 橫 |
綍字的意思
1.繩索。
2.古同“紼”。
綍字的基本解釋
綍字的詳細解釋
綍字的辭典解釋
綍ㄈㄨˊfú名
下葬時拉引棺木入墓穴的繩子。《周禮·地官·遂人》:「及葬,帥而屬六綍。」《禮記·雜記下》:「升正柩,諸侯執綍五百人。」同「紼 」。
大繩。《禮記·緇衣》:「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康熙字典解釋
綍【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玉篇》同紼。《周禮·地官·遂人》及葬,帥而屬六綍。《註》綍,舉棺索也。《禮·雜記》使一介老某相執綍。《又》諸侯執綍五百人。《註》綍、引同耳。廟中曰綍,在途曰引。
又《禮·緇衣》王言如綸,其出如綍。《疏》漸大出如綍,綍又大於綸。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大索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紼【卷十三】【糸部】
亂系也。從糸弗聲。分勿切
說文解字注
(紼)亂枲也。枲各本作系。不可通。今正。亂枲者、亂麻也。可以裝衣。可以然火。可以緝之爲索。故采尗毛傳曰。紼、繂也。言用紼爲索也。從糸。弗聲。分勿切。十五部。
綍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綍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