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犯罪的讀音 經濟犯罪的意思
經濟犯罪 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經濟犯罪是犯罪的一種,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屬性,即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除此之外,經濟犯罪還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發生在經濟領域。即發生在國民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諸環節。(2)主觀上為故意,過失不構成經濟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3)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而與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財產犯罪不同。
- 經
- 濟
- 犯
- 罪
“經濟犯罪”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ng jì fàn zuì]
- 漢字注音:
- ㄐㄧㄥ ㄐㄧˋ ㄈㄢˋ ㄗㄨㄟˋ
- 簡繁字形:
- 經濟犯罪
- 是否常用:
- 是
“經濟犯罪”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經濟犯罪 jīngjì fànzuì
[economic crime] 與商品的生產、分配、消耗有關的犯罪,諸如雇員貪污、偷竊商店商品等
辭典解釋
經濟犯罪 jīng jì fàn zuì ㄐㄧㄥ ㄐㄧˋ ㄈㄢˋ ㄗㄨㄟˋ 個人或公司行號在工業化的社會中,以不法方法獲取暴利的犯罪行為。如套取外匯、假出口、真退稅、開空頭支票、商業惡性倒閉、倒會等。
德語 Wirtschaftskriminalit?t (S, Rechtsw)?
法語 crimes et délits économiques
網絡解釋
經濟犯罪
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經濟犯罪是犯罪的一種,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屬性,即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除此之外,經濟犯罪還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發生在經濟領域。即發生在國民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諸環節。(2)主觀上為故意,過失不構成經濟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3)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而與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財產犯罪不同。
“經濟犯罪”的單字解釋
【經】:同“經”。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犯】:1.抵觸;違犯:犯法。犯規。犯忌諱。眾怒難犯。2.侵犯:進犯。秋毫無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井水不犯河水。3.罪犯:主犯。盜竊犯。4.發作;發生(多指錯誤的或不好的事情):犯愁。犯錯誤。犯脾氣。他的胃病又犯了。5.姓。
【罪】: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
“經濟犯罪”的相關詞語
* 經濟犯罪的讀音是:jīng jì fàn zuì,經濟犯罪的意思:經濟犯罪 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經濟犯罪是犯罪的一種,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屬性,即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除此之外,經濟犯罪還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發生在經濟領域。即發生在國民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諸環節。(2)主觀上為故意,過失不構成經濟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3)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而與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財產犯罪不同。
基本解釋
經濟犯罪 jīngjì fànzuì
[economic crime] 與商品的生產、分配、消耗有關的犯罪,諸如雇員貪污、偷竊商店商品等
辭典解釋
經濟犯罪 jīng jì fàn zuì ㄐㄧㄥ ㄐㄧˋ ㄈㄢˋ ㄗㄨㄟˋ個人或公司行號在工業化的社會中,以不法方法獲取暴利的犯罪行為。如套取外匯、假出口、真退稅、開空頭支票、商業惡性倒閉、倒會等。
德語 Wirtschaftskriminalit?t (S, Rechtsw)?
法語 crimes et délits économiques
經濟犯罪
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經濟犯罪是犯罪的一種,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屬性,即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除此之外,經濟犯罪還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發生在經濟領域。即發生在國民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諸環節。(2)主觀上為故意,過失不構成經濟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3)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而與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財產犯罪不同。
【經】:同“經”。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犯】:1.抵觸;違犯:犯法。犯規。犯忌諱。眾怒難犯。2.侵犯:進犯。秋毫無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井水不犯河水。3.罪犯:主犯。盜竊犯。4.發作;發生(多指錯誤的或不好的事情):犯愁。犯錯誤。犯脾氣。他的胃病又犯了。5.姓。
【罪】: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