縊怎么讀 縊的意思
“縊”字共有1個讀音:
[yì]

漢字 | 縊 |
---|---|
讀音 |
|
注音 | ㄧˋ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10 |
異體字 | 縊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縊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E0A |
其它編碼 | 五筆:xuwl 倉頡:vftct 鄭碼:zuol 四角:28912 |
筆順編碼 | 5544444313425221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點 撇 橫 撇 點 豎 橫折 豎 豎 橫 |
縊字的意思
吊死,用繩子勒死:縊殺。自縊。
縊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縊
yì ㄧˋ
◎ 吊死,用繩子勒死:縊殺。自縊。
英語 hang, strangle
德語 h?ngen, H?nger (S)
法語 étrangler
縊字的詳細解釋
縊字的辭典解釋
縊ㄧˋyì 動
用繩索勒緊脖子而死亡。如:「縊死」、「自縊」。《左傳·桓公十三年》:「莫敖縊于荒谷,群帥囚于治父。」
康熙字典解釋
縊【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說文》經也。《博雅》絞也。《釋名》懸繩曰縊。縊,阨也,阨其頸。《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縊于荒谷。《註》縊,自經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不伏其轅,必縊其牛。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賜切,音?。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縊【卷十三】【糸部】
經也。從糸益聲。《春秋傳》曰:“夷姜縊。”於賜切
說文解字注
(縊)絞也。絞各本作經。庸人所改也。今正。交部曰。絞、縊也。與此爲轉注。絞縊必?股辮爲之。喪服傳曰。喪之絰不摎垂葢不成也。不摎垂、謂不絞也。經本訓從絲爲一股。縊死必?股爲之。以其直縣也。故亦謂之經。許解縊必不云經也。左傳曰。若其有罪。絞縊以戮。手部曰。摎、縛殺也。從糸。益聲。於賜切。十六部。春秋傳曰。夷姜縊。桓十六年左傳文。
縊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縊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