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虎歸山的讀音 縱虎歸山的意思
【解釋】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出處】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聽。”【示例】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近義詞】養虎遺患、養癰貽患、后患無窮【反義詞】斬草除根、斬盡殺絕、除惡務盡【語法】兼語式;作謂語、賓語;指把敵人放走
- 縱
- 虎
- 歸
- 山
“縱虎歸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òng hǔ guī shān]
- 漢字注音:
- ㄗㄨㄥˋ ㄏㄨˇ ㄍㄨㄟ ㄕㄢ
- 簡繁字形:
- 縱虎歸山
- 是否常用:
- 是
“縱虎歸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縱虎歸山 zònghǔ-guīshān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將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
辭典解釋
縱虎歸山 zòng hǔ guī shān ㄗㄨㄥˋ ㄏㄨˇ ㄍㄨㄟ ㄕㄢ 比喻放走敵人,后患無窮。《三國演義.第二一回》:「昔劉備為豫州牧時,某等請殺之,丞相不聽,今日又與之兵,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也作「放虎歸山」。
英語 lit. to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 fig. to store up future calamities
網絡解釋
【解釋】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出處】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聽。”
【示例】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近義詞】養虎遺患、養癰貽患、后患無窮
【反義詞】斬草除根、斬盡殺絕、除惡務盡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賓語;指把敵人放走
“縱虎歸山”的單字解釋
【縱】:[zòng]1.發;放。2.釋放。3.放縱;聽任。4.廣泛地;任意地。5.騰躍。6.縱令;即使。[zǒng]1.1.見“縱縱”。2.急遽貌。3.眾多貌。2.同“總”。掌握;統率。3.同“總”。古代的一種絲織品。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歸】:同“歸”。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縱虎歸山”的相關詞語
* 縱虎歸山的讀音是:zòng hǔ guī shān,縱虎歸山的意思:【解釋】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出處】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聽。”【示例】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近義詞】養虎遺患、養癰貽患、后患無窮【反義詞】斬草除根、斬盡殺絕、除惡務盡【語法】兼語式;作謂語、賓語;指把敵人放走
基本解釋
縱虎歸山 zònghǔ-guīshān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將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
辭典解釋
縱虎歸山 zòng hǔ guī shān ㄗㄨㄥˋ ㄏㄨˇ ㄍㄨㄟ ㄕㄢ比喻放走敵人,后患無窮。《三國演義.第二一回》:「昔劉備為豫州牧時,某等請殺之,丞相不聽,今日又與之兵,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也作「放虎歸山」。
英語 lit. to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 fig. to store up future calamities
【解釋】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出處】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聽。”
【示例】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近義詞】養虎遺患、養癰貽患、后患無窮
【反義詞】斬草除根、斬盡殺絕、除惡務盡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賓語;指把敵人放走

【縱】:[zòng]1.發;放。2.釋放。3.放縱;聽任。4.廣泛地;任意地。5.騰躍。6.縱令;即使。[zǒng]1.1.見“縱縱”。2.急遽貌。3.眾多貌。2.同“總”。掌握;統率。3.同“總”。古代的一種絲織品。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歸】:同“歸”。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