繐怎么讀 繐的意思

漢字 | 繐 |
---|---|
讀音 |
|
注音 | ㄙㄨㄟˋ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12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E50 |
其它編碼 | 五筆:xgjn 倉頡:vfjip 鄭碼:zfwz 四角:25933 |
筆順編碼 | 554444125112144544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一丨フ一一丨一丶丶フ丶丶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提 點 點 斜鉤 點 點 |
繐字的意思
同“穗”。
繐字的基本解釋
繐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繐 suì
〈名〉
(1) 細而稀疏的麻布。古時多用作喪服 [fine textured cloth]
繐,細疏布也。從糹,惠聲。——《說文》
繐衰繐裳。又,請繐衰而環緻。——《禮記·檀弓》。注:“繐衰,小功之縷,而四升半之衰。”
不屨繐屨。——《儀禮·士冠禮》
菲繐。——《荀子·禮論》
(2) 又如:繐裳(細疏麻布喪服);繐帷(繐帳。用細疏麻布縫成的靈帳)
(3) 用同穗。用絲線等結扎成的穗狀下垂的裝飾品 [tassel]
橙黃的繐子仍舊沉沉地垂下來。——曹禺《北京人》
繐字的辭典解釋
細而疏的麻布。《說文解字·糸部》:「穗,細疏布。」《儀禮·喪服》:「穗衰者何,以小功之穗也。」《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歸骸洛浦,穗帳猶懸。」
用絲線或布條等結扎而成的穗狀裝飾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夏作人)?匆忙之間,又沒有辮穗子,將就用一根黑頭繩打了結,換上衣冠,出來相見。」同「穗 」。
康熙字典解釋
繐【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胡桂切,音慧。《說文》細疏布也。《儀禮·士冠禮》不屨繐屨。《註》縷不灰治曰繐。
又《喪服》繐衰者何,以小功之繐也。《註》凡布細而疏者,謂之繐。《禮·檀弓》綌縗繐裳,非古也。《註》非時尚輕涼慢禮。《釋名》齊人謂涼爲惠,言服之輕細涼惠也。《玉篇》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相銳切,音歲。義同。
又《集韻》旋芮切,音彗。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繐【卷十三】【糸部】
細疏布也。從糸惠聲。私銳切
說文解字注
(繐)細疏布也。禮經曰。繐衰裳牡麻絰。旣葬除之者。傳曰。繐衰者何。以小功之縷也。注云。治其縷如小功、而成布四升半。細其縷者、以恩輕也。升數少者、以服至尊也。凡布細而疏者謂之繐。今南陽有鄧繐。按小功十升若十一升成布。而此用小功之縷四升半成布。是爲縷細而布疏。其名曰繐者、布本有一種細而疏者曰繐。但不若繐衰之大疏。而繐衰之名繐、實用其意。故鄭舉凡布以名之。劉氏釋名說繐衰亦曰細而疏如繐也。許云細疏布、亦謂凡布。不主繐衰。與緆本爲細布名、而錫衰之錫取以爲名正同。故皆不引禮傳。從糸。惠聲。私鋭切。十五部。按此篆各本在前絙?二篆之閒。非其次也。今移此以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