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朝策的讀音 繞朝策的意思
繞朝策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九下〈文公·傳十三年〉
- 繞
- 朝
- 策
“繞朝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ào cháo cè]
- 漢字注音:
- ㄖㄠˋ ㄔㄠˊ ㄘㄜˋ
- 簡繁字形:
- 繞朝策
- 是否常用:
- 否
“繞朝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春秋晉大夫士會因事奔秦,為秦所用。晉人患秦之用士會,乃使魏壽馀偽以魏叛而入秦,誘士會返晉。計得逞,士會欲行,秦大夫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按,策有二義,一為策書,即簡策之策;一為馬檛,即鞭策之策。漢服虔主前一義,晉杜預主后一義。見《左傳.文公十三年》杜預注﹑孔穎達疏。后以"繞朝策"喻指有先見的謀略。
網絡解釋
繞朝策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九下〈文公·傳十三年〉
“繞朝策”的單字解釋
【繞】:1.纏繞:繞線。2.圍著轉動:運動員繞場一周。3.不從正面通過,從側面或后面迂回過去:繞行。繞遠兒。把握船舵,繞過暗礁。4.(問題、事情)糾纏:一些問題繞在他的腦子里。我一時繞住了,賬目沒算對。5.姓。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繞朝策”的相關詞語
* 繞朝策的讀音是:rào cháo cè,繞朝策的意思:繞朝策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九下〈文公·傳十三年〉
基本解釋
春秋晉大夫士會因事奔秦,為秦所用。晉人患秦之用士會,乃使魏壽馀偽以魏叛而入秦,誘士會返晉。計得逞,士會欲行,秦大夫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按,策有二義,一為策書,即簡策之策;一為馬檛,即鞭策之策。漢服虔主前一義,晉杜預主后一義。見《左傳.文公十三年》杜預注﹑孔穎達疏。后以"繞朝策"喻指有先見的謀略。繞朝策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九下〈文公·傳十三年〉【繞】:1.纏繞:繞線。2.圍著轉動:運動員繞場一周。3.不從正面通過,從側面或后面迂回過去:繞行。繞遠兒。把握船舵,繞過暗礁。4.(問題、事情)糾纏:一些問題繞在他的腦子里。我一時繞住了,賬目沒算對。5.姓。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