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缿怎么讀 缿的意思

    “缿”字共有1個讀音: [xiàng]  
    缿
    漢字 缿
    讀音 [xiàng]
    注音 ㄒㄧㄤˋ
    部首 [缶]  缶字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6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F3F
    其它編碼 五筆:rmrk|tfbk 倉頡:ouhmr 鄭碼:maaj 四角:82761
    筆順編碼 311252331251
    筆順筆畫 ノ一一丨フ丨ノノ一丨フ一
    筆順名稱 撇 橫 橫 豎 豎折/豎彎 豎 撇 撇 橫 豎 橫折 橫

    缿字的意思

    1.撲滿(舊時積錢的瓦器)。

    2.古代接受告密書信的瓦器。

    缿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缿

    xiàng ㄒㄧㄤˋ

     ◎ 古代儲錢或接受告密信件的器具。口小,可入而不可出,用瓦或竹制成。

    缿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缿 xiàng

    〈名〉

    (1) 用來存錢的瓦或竹器,小口,可入而不可出,類似后來的撲滿或錢筒 [still bank;container for money or mail]

    缿,受錢器也。古以瓦,今以竹。——《說文》

    (2) 古代接受告密文書的器具。狀如瓶,長頸,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exposed box]。如:缿筒(收存書信的器具。同“缿筩”);缿筩(盛裝信件的竹器);缿廳(指衙門公堂因設有缿筩以接受控訴而得名)

    缿字的辭典解釋

    缿ㄒㄧㄤˋxiàng名

    存錢用的瓦制或竹制器具,口小,易入難出。《說文解字·缶部》:「缿,受錢器也。古以瓦,今以竹。」

    古代收受告密文書的器具。《玉篇·缶部》:「缿,如瓨,可受板書筩,令密事。」《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教吏為缿筩,及得投書,削其主名,而托以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缿筩之機或行,則奸不敢欺,此政之助也。」

    康熙字典解釋

    缿【未集中】【缶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胡講切《集韻》《韻會》《正韻》戸講切,??音項。《說文》受錢器也。古以瓦,今以竹。

    又《集韻》徒口切,音??。義同。

    又《集韻》下遘切,音候。《玉篇》如瓨,可受板書筩,令密事。《前漢·趙廣漢傳》又敎吏爲缿筩。《註》師古曰:若今盛錢臧瓶,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缿【卷五】【缶部】

    受錢器也。從缶后聲。古以瓦,今以竹。大口切。又,胡講切文二十一重一

    說文解字注

    (缿)受錢器也。易入難出器也。史記酷吏列傳。惡少年投缿。漢書。趙廣漢敎吏爲缿筩。蘇林曰。缿如瓨。可受投書。師古曰。缿、若今盛錢藏甁。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從缶。后聲。大口切。又胡講切。按胡講、音之轉也。古音在四部。大當作火。古?瓦。今?竹。說從缶之意也。趙傳缿筩。缿卽以瓦者。筩卽以竹者。許云今以竹。則許時用竹者多也。今巿中錢筩皆用竹。

    缿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缿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