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閏的讀音 置閏的意思
置閏 置閏,是中國古代歷法為調節陰歷與太陽運行周期的巨大差距而采取的在某些年中增加陰歷月數的方法。陰歷每月為29.53天,而地球繞太陽一周(太陽年)為365.2422天,如果陰歷12個月為一年,則每年就比太陽年少11天,3年少33天。就是說太陽年比陰歷年多出了一個月有余。30年就多出11個月,33年就多出了一年。為了“填補”這個差距,古人根據陰歷和陽歷的歲差,在適當的年份里增加一個月(即人為規定這一年有13個月),這種方法就叫“置閏”。由于太陽運行周期不是月相變化周期的整倍數,置閏是歷法中非常復雜、繁難的學問。我國從公元前2600多年前黃帝時代開始記年,前2350年前(堯帝)開始以置閏調整陰陽歷,但直到祖沖之時代(462年)才有了精密的置閏之法。
- 置
- 閏
“置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ì rùn]
- 漢字注音:
- ㄓˋ ㄖㄨㄣˋ
- 簡繁字形:
- 置閏
- 是否常用:
- 否
“置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設置閏月。系調整歷法紀年與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差數的方法。
網絡解釋
置閏
置閏,是中國古代歷法為調節陰歷與太陽運行周期的巨大差距而采取的在某些年中增加陰歷月數的方法。陰歷每月為29.53天,而地球繞太陽一周(太陽年)為365.2422天,如果陰歷12個月為一年,則每年就比太陽年少11天,3年少33天。就是說太陽年比陰歷年多出了一個月有余。30年就多出11個月,33年就多出了一年。為了“填補”這個差距,古人根據陰歷和陽歷的歲差,在適當的年份里增加一個月(即人為規定這一年有13個月),這種方法就叫“置閏”。由于太陽運行周期不是月相變化周期的整倍數,置閏是歷法中非常復雜、繁難的學問。我國從公元前2600多年前黃帝時代開始記年,前2350年前(堯帝)開始以置閏調整陰陽歷,但直到祖沖之時代(462年)才有了精密的置閏之法。
“置閏”的單字解釋
【置】:1.擱;放:安置。擱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諸腦后。2.設立;布置:裝置。設置。3.購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閏】: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5時48分46秒。陽歷把每年定為365天,所余的時間約每四年積累一天,加在二月里,叫閏日。農歷把一年定為354天或355天,所余的時間約每三年積累成一個月加在某一年里,叫閏月。有閏日或閏月的那一年叫閏年。這樣的辦法在歷法上叫做閏。
“置閏”的相關詞語
* 置閏的讀音是:zhì rùn,置閏的意思:置閏 置閏,是中國古代歷法為調節陰歷與太陽運行周期的巨大差距而采取的在某些年中增加陰歷月數的方法。陰歷每月為29.53天,而地球繞太陽一周(太陽年)為365.2422天,如果陰歷12個月為一年,則每年就比太陽年少11天,3年少33天。就是說太陽年比陰歷年多出了一個月有余。30年就多出11個月,33年就多出了一年。為了“填補”這個差距,古人根據陰歷和陽歷的歲差,在適當的年份里增加一個月(即人為規定這一年有13個月),這種方法就叫“置閏”。由于太陽運行周期不是月相變化周期的整倍數,置閏是歷法中非常復雜、繁難的學問。我國從公元前2600多年前黃帝時代開始記年,前2350年前(堯帝)開始以置閏調整陰陽歷,但直到祖沖之時代(462年)才有了精密的置閏之法。
基本解釋
1.設置閏月。系調整歷法紀年與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差數的方法。置閏
置閏,是中國古代歷法為調節陰歷與太陽運行周期的巨大差距而采取的在某些年中增加陰歷月數的方法。陰歷每月為29.53天,而地球繞太陽一周(太陽年)為365.2422天,如果陰歷12個月為一年,則每年就比太陽年少11天,3年少33天。就是說太陽年比陰歷年多出了一個月有余。30年就多出11個月,33年就多出了一年。為了“填補”這個差距,古人根據陰歷和陽歷的歲差,在適當的年份里增加一個月(即人為規定這一年有13個月),這種方法就叫“置閏”。由于太陽運行周期不是月相變化周期的整倍數,置閏是歷法中非常復雜、繁難的學問。我國從公元前2600多年前黃帝時代開始記年,前2350年前(堯帝)開始以置閏調整陰陽歷,但直到祖沖之時代(462年)才有了精密的置閏之法。【置】:1.擱;放:安置。擱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諸腦后。2.設立;布置:裝置。設置。3.購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閏】: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5時48分46秒。陽歷把每年定為365天,所余的時間約每四年積累一天,加在二月里,叫閏日。農歷把一年定為354天或355天,所余的時間約每三年積累成一個月加在某一年里,叫閏月。有閏日或閏月的那一年叫閏年。這樣的辦法在歷法上叫做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