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的讀音 羌笛的意思
羌笛 (樂器)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制成,竹節長、管身較細,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雙管并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終身全長13 ~19 厘米,管口直徑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 厘米長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約3 厘米處,用刀切開一薄片作為簧片。 羌笛主要用于獨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 羌
- 笛
“羌笛”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āng dí]
- 漢字注音:
- ㄑㄧㄤ ㄉㄧ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羌笛”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羌笛 qiāngdí
[a musical instrument of the Qiang] 羌族簧管樂器,雙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個音孔,上端裝有竹簧口哨,豎著吹
羌笛何須怨楊柳。——唐· 王之渙《涼州詞》詩
胡琴琵琶與羌笛。——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辭典解釋
羌笛 qiāng dí ㄑㄧㄤ ㄉㄧˊ 樂器名。古時流行于塞外的一種笛子,長約四十余公分,最初為四音孔,后改為五音孔,可獨奏或伴奏。因源出于少數民族羌族中,故稱為「羌笛」。
英語 Qiang flute
網絡解釋
羌笛 (樂器)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制成,竹節長、管身較細,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雙管并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終身全長13 ~19 厘米,管口直徑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 厘米長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約3 厘米處,用刀切開一薄片作為簧片。
羌笛主要用于獨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羌笛”的單字解釋
【羌】:1.我國古代民族,原住在以今青海為中心,南至四川,北接新疆的一帶地區,東漢時移居今甘肅一帶,東晉時建立后秦政權(公元384—417)。2.指羌族:羌笛。羌語。3.姓。
【笛】:1.管樂器。單管橫吹,用竹子或金屬管制成,形制大小不一,上面有一排供吹氣、蒙笛膜和調節發音的孔。發音清脆嘹亮。用于獨奏、伴奏及合奏。2.響聲尖銳的發音器:警笛。汽笛。
“羌笛”的相關詞語
“羌笛”造句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羌笛何必怨楊柳,東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
故鄉何鄉夢難留,云起兩晉蘭亭曲溪霜染透,胡笳羌笛夜不休,詩藏魏碑戎筆亂世引風流,三更還早月還羞,檀板起竟是新曲唱舊愁,夜雨沾衣等蘭舟,明清傳奇離人各白頭。音頻怪物
黃沙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流年不曾凝住羌笛里流淌的憂傷,風塵如夢,散不盡的是一生的惆悵。
黃沙漫漫風低徊,江山落暮羌笛吹。安九
* 羌笛的讀音是:qiāng dí,羌笛的意思:羌笛 (樂器)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制成,竹節長、管身較細,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雙管并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終身全長13 ~19 厘米,管口直徑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 厘米長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約3 厘米處,用刀切開一薄片作為簧片。 羌笛主要用于獨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基本解釋
羌笛 qiāngdí
[a musical instrument of the Qiang] 羌族簧管樂器,雙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個音孔,上端裝有竹簧口哨,豎著吹
羌笛何須怨楊柳。——唐· 王之渙《涼州詞》詩
胡琴琵琶與羌笛。——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辭典解釋
羌笛 qiāng dí ㄑㄧㄤ ㄉㄧˊ樂器名。古時流行于塞外的一種笛子,長約四十余公分,最初為四音孔,后改為五音孔,可獨奏或伴奏。因源出于少數民族羌族中,故稱為「羌笛」。
英語 Qiang flute
羌笛 (樂器)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制成,竹節長、管身較細,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雙管并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終身全長13 ~19 厘米,管口直徑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 厘米長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約3 厘米處,用刀切開一薄片作為簧片。
羌笛主要用于獨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羌】:1.我國古代民族,原住在以今青海為中心,南至四川,北接新疆的一帶地區,東漢時移居今甘肅一帶,東晉時建立后秦政權(公元384—417)。2.指羌族:羌笛。羌語。3.姓。
【笛】:1.管樂器。單管橫吹,用竹子或金屬管制成,形制大小不一,上面有一排供吹氣、蒙笛膜和調節發音的孔。發音清脆嘹亮。用于獨奏、伴奏及合奏。2.響聲尖銳的發音器:警笛。汽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羌笛何必怨楊柳,東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
故鄉何鄉夢難留,云起兩晉蘭亭曲溪霜染透,胡笳羌笛夜不休,詩藏魏碑戎筆亂世引風流,三更還早月還羞,檀板起竟是新曲唱舊愁,夜雨沾衣等蘭舟,明清傳奇離人各白頭。音頻怪物
黃沙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流年不曾凝住羌笛里流淌的憂傷,風塵如夢,散不盡的是一生的惆悵。
黃沙漫漫風低徊,江山落暮羌笛吹。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