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衣的讀音 翟衣的意思
翟衣 翟衣(di yi)是古代中國、朝鮮后妃命婦的最高禮服,因其衣上繡有翟鳥花紋而得名。《周禮》記載皇后的袆衣,揄翟,闕翟三件最高等級的禮服上都繡有翟鳥紋,合稱為"三翟"。皇后冠服由鳳冠、翟衣、中單、蔽膝、玉谷圭、玉革帶、大帶、大綬、玉佩、小綬、襪、舄等組成。翟衣制度漢唐宋明相承沿襲,一直沿用到明代滅亡。 清朝廢除漢族衣冠,翟服也全部被廢除。 2013年翟衣首次根據南薰殿舊藏《歷代帝后像》中的宋仁宗皇后像的圖片資料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復原成功。錢小萍應用了宋錦的傳統技藝,在全真絲藏青地上織出金、紅、黃、藍、白五彩翟鳥紋。鑲邊用蘇繡傳統針法繡出22條龍紋,再按宋皇后服的形制手工縫制而成。現藏于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博物館。2012年明朝萬歷孝端皇后的六龍三鳳冠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傳承人白靜宜嚴格按照古代的工藝復原成功。
- 翟
- 衣
“翟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ái yī]
- 漢字注音:
- ㄓㄞˊ ㄧ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翟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貴婦用翟羽為飾或織以翟羽紋樣的衣服。
網絡解釋
翟衣
翟衣(di yi)是古代中國、朝鮮后妃命婦的最高禮服,因其衣上繡有翟鳥花紋而得名。《周禮》記載皇后的袆衣,揄翟,闕翟三件最高等級的禮服上都繡有翟鳥紋,合稱為"三翟"。皇后冠服由鳳冠、翟衣、中單、蔽膝、玉谷圭、玉革帶、大帶、大綬、玉佩、小綬、襪、舄等組成。翟衣制度漢唐宋明相承沿襲,一直沿用到明代滅亡。
清朝廢除漢族衣冠,翟服也全部被廢除。
2013年翟衣首次根據南薰殿舊藏《歷代帝后像》中的宋仁宗皇后像的圖片資料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復原成功。錢小萍應用了宋錦的傳統技藝,在全真絲藏青地上織出金、紅、黃、藍、白五彩翟鳥紋。鑲邊用蘇繡傳統針法繡出22條龍紋,再按宋皇后服的形制手工縫制而成。現藏于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博物館。2012年明朝萬歷孝端皇后的六龍三鳳冠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傳承人白靜宜嚴格按照古代的工藝復原成功。
“翟衣”的單字解釋
【翟】:[zhái]姓。[dí]1.古書上指長尾的野雞。2.古代用作舞具的野雞的羽毛。3.姓。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翟衣”的相關詞語
* 翟衣的讀音是:zhái yī,翟衣的意思:翟衣 翟衣(di yi)是古代中國、朝鮮后妃命婦的最高禮服,因其衣上繡有翟鳥花紋而得名。《周禮》記載皇后的袆衣,揄翟,闕翟三件最高等級的禮服上都繡有翟鳥紋,合稱為"三翟"。皇后冠服由鳳冠、翟衣、中單、蔽膝、玉谷圭、玉革帶、大帶、大綬、玉佩、小綬、襪、舄等組成。翟衣制度漢唐宋明相承沿襲,一直沿用到明代滅亡。 清朝廢除漢族衣冠,翟服也全部被廢除。 2013年翟衣首次根據南薰殿舊藏《歷代帝后像》中的宋仁宗皇后像的圖片資料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復原成功。錢小萍應用了宋錦的傳統技藝,在全真絲藏青地上織出金、紅、黃、藍、白五彩翟鳥紋。鑲邊用蘇繡傳統針法繡出22條龍紋,再按宋皇后服的形制手工縫制而成。現藏于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博物館。2012年明朝萬歷孝端皇后的六龍三鳳冠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傳承人白靜宜嚴格按照古代的工藝復原成功。
基本解釋
古代貴婦用翟羽為飾或織以翟羽紋樣的衣服。翟衣
翟衣(di yi)是古代中國、朝鮮后妃命婦的最高禮服,因其衣上繡有翟鳥花紋而得名。《周禮》記載皇后的袆衣,揄翟,闕翟三件最高等級的禮服上都繡有翟鳥紋,合稱為"三翟"。皇后冠服由鳳冠、翟衣、中單、蔽膝、玉谷圭、玉革帶、大帶、大綬、玉佩、小綬、襪、舄等組成。翟衣制度漢唐宋明相承沿襲,一直沿用到明代滅亡。清朝廢除漢族衣冠,翟服也全部被廢除。
2013年翟衣首次根據南薰殿舊藏《歷代帝后像》中的宋仁宗皇后像的圖片資料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復原成功。錢小萍應用了宋錦的傳統技藝,在全真絲藏青地上織出金、紅、黃、藍、白五彩翟鳥紋。鑲邊用蘇繡傳統針法繡出22條龍紋,再按宋皇后服的形制手工縫制而成。現藏于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博物館。2012年明朝萬歷孝端皇后的六龍三鳳冠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傳承人白靜宜嚴格按照古代的工藝復原成功。
【翟】:[zhái]姓。[dí]1.古書上指長尾的野雞。2.古代用作舞具的野雞的羽毛。3.姓。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