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手目的讀音 翼手目的意思
翼手目 翼手目(學名:Chiroptera):俗稱“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于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共有2亞目19科185屬962種。翼手目的動物在四肢和尾之間覆蓋著薄而堅韌的皮質膜可以像鳥一樣鼓翼飛行,這一點是其他任何哺乳動物所不具備的,為了適應飛行生活,翼手目動物進化出了一些其他類群所不具備的特征,這些特征包括特化伸長的指骨和連接其間的皮質翼膜,前肢拇指和后肢各趾均具爪可以抓握,發達的胸骨進化出了類似鳥類的龍骨突,以利胸肌著生,發達的聽力等。 翼手目動物為夜行性,其中以昆蟲為食的種類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聲定位系統,因此有“活雷達”之稱。借助這一系統,它們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飛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擾下運用回聲定位,發出超聲波信號而不影響正常的呼吸。 食性相當廣泛,有些種類以花蜜、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有的可以捕食魚、青蛙、昆蟲,吸食動物血液,甚至捕食其他翼手目動物。一般來說,大蝠類主要以植物果實、花蜜等為食,而大多數小蝠類則以捕食昆蟲為主。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于全世界。
- 翼
- 手
- 目
“翼手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ì shǒu mù]
- 漢字注音:
- ㄧˋ ㄕㄡˇ ㄇ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翼手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通稱“蝙蝠”。哺乳綱的一目。能飛的哺乳動物。前肢變為翼,故名。指間、前肢與后肢間、后肢間有翼膜,胸肌發達,龍骨突起。分大蝙蝠和小蝙蝠兩大類。主要在夜間活動,大多依靠回聲定位判定外界物體及自身的位置。齒細小而尖銳,一般以昆蟲為食,也有吃果實、花蜜或花粉以及食魚、吸血的。辭典解釋
翼手目 yì shǒu mù ㄧˋ ㄕㄡˇ ㄇㄨˋ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中的一目。前肢延長而后肢縮小,前后肢和尾巴以皮膜相連成翼,飛翔面由特別伸長之前肢第二至五指支持之,向后包括后面。多數夜間活動,如蝙蝠等。
德語 Flattertiere (lat: Chiroptera, eine Ordnung der S?ugetiere)? (S, Bio)?
網絡解釋
翼手目
翼手目(學名:Chiroptera):俗稱“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于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共有2亞目19科185屬962種。翼手目的動物在四肢和尾之間覆蓋著薄而堅韌的皮質膜可以像鳥一樣鼓翼飛行,這一點是其他任何哺乳動物所不具備的,為了適應飛行生活,翼手目動物進化出了一些其他類群所不具備的特征,這些特征包括特化伸長的指骨和連接其間的皮質翼膜,前肢拇指和后肢各趾均具爪可以抓握,發達的胸骨進化出了類似鳥類的龍骨突,以利胸肌著生,發達的聽力等。
翼手目動物為夜行性,其中以昆蟲為食的種類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聲定位系統,因此有“活雷達”之稱。借助這一系統,它們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飛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擾下運用回聲定位,發出超聲波信號而不影響正常的呼吸。
食性相當廣泛,有些種類以花蜜、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有的可以捕食魚、青蛙、昆蟲,吸食動物血液,甚至捕食其他翼手目動物。一般來說,大蝠類主要以植物果實、花蜜等為食,而大多數小蝠類則以捕食昆蟲為主。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于全世界。
“翼手目”的單字解釋
【翼】:1.鳥類的飛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面生有羽毛。有的鳥翼退化,不能飛翔。通稱翅膀。2.飛機或滑翔機等飛行器兩側伸出像鳥翼的部分,有支撐機身、產生升力等作用。3.側:兩翼陣地。由左翼進攻。4.二十八宿之一。5.幫助;輔佐:翼助。扶翼。6.同“翌”:翼日。7.姓。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目】:1.眼睛:有目共睹。歷歷在目。2.網眼;孔:八十目篩。一方寸的網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為奇跡。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目。細目。5.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分為雁形目、雞形目、鶴形目等,松柏綱分為銀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為科。6.目錄:書目。藥目。劇目。7.名稱:題目。名目。8.下圍棋時所圍的空白交叉點,一個點為一目:中方棋手僅以一目半之優獲勝。9.姓。
“翼手目”的相關詞語
* 翼手目的讀音是:yì shǒu mù,翼手目的意思:翼手目 翼手目(學名:Chiroptera):俗稱“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于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共有2亞目19科185屬962種。翼手目的動物在四肢和尾之間覆蓋著薄而堅韌的皮質膜可以像鳥一樣鼓翼飛行,這一點是其他任何哺乳動物所不具備的,為了適應飛行生活,翼手目動物進化出了一些其他類群所不具備的特征,這些特征包括特化伸長的指骨和連接其間的皮質翼膜,前肢拇指和后肢各趾均具爪可以抓握,發達的胸骨進化出了類似鳥類的龍骨突,以利胸肌著生,發達的聽力等。 翼手目動物為夜行性,其中以昆蟲為食的種類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聲定位系統,因此有“活雷達”之稱。借助這一系統,它們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飛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擾下運用回聲定位,發出超聲波信號而不影響正常的呼吸。 食性相當廣泛,有些種類以花蜜、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有的可以捕食魚、青蛙、昆蟲,吸食動物血液,甚至捕食其他翼手目動物。一般來說,大蝠類主要以植物果實、花蜜等為食,而大多數小蝠類則以捕食昆蟲為主。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于全世界。
基本解釋
通稱“蝙蝠”。哺乳綱的一目。能飛的哺乳動物。前肢變為翼,故名。指間、前肢與后肢間、后肢間有翼膜,胸肌發達,龍骨突起。分大蝙蝠和小蝙蝠兩大類。主要在夜間活動,大多依靠回聲定位判定外界物體及自身的位置。齒細小而尖銳,一般以昆蟲為食,也有吃果實、花蜜或花粉以及食魚、吸血的。辭典解釋
翼手目 yì shǒu mù ㄧˋ ㄕㄡˇ ㄇㄨˋ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中的一目。前肢延長而后肢縮小,前后肢和尾巴以皮膜相連成翼,飛翔面由特別伸長之前肢第二至五指支持之,向后包括后面。多數夜間活動,如蝙蝠等。
德語 Flattertiere (lat: Chiroptera, eine Ordnung der S?ugetiere)? (S, Bio)?
翼手目
翼手目(學名:Chiroptera):俗稱“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于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共有2亞目19科185屬962種。翼手目的動物在四肢和尾之間覆蓋著薄而堅韌的皮質膜可以像鳥一樣鼓翼飛行,這一點是其他任何哺乳動物所不具備的,為了適應飛行生活,翼手目動物進化出了一些其他類群所不具備的特征,這些特征包括特化伸長的指骨和連接其間的皮質翼膜,前肢拇指和后肢各趾均具爪可以抓握,發達的胸骨進化出了類似鳥類的龍骨突,以利胸肌著生,發達的聽力等。翼手目動物為夜行性,其中以昆蟲為食的種類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聲定位系統,因此有“活雷達”之稱。借助這一系統,它們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飛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擾下運用回聲定位,發出超聲波信號而不影響正常的呼吸。
食性相當廣泛,有些種類以花蜜、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有的可以捕食魚、青蛙、昆蟲,吸食動物血液,甚至捕食其他翼手目動物。一般來說,大蝠類主要以植物果實、花蜜等為食,而大多數小蝠類則以捕食昆蟲為主。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于全世界。
【翼】:1.鳥類的飛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面生有羽毛。有的鳥翼退化,不能飛翔。通稱翅膀。2.飛機或滑翔機等飛行器兩側伸出像鳥翼的部分,有支撐機身、產生升力等作用。3.側:兩翼陣地。由左翼進攻。4.二十八宿之一。5.幫助;輔佐:翼助。扶翼。6.同“翌”:翼日。7.姓。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目】:1.眼睛:有目共睹。歷歷在目。2.網眼;孔:八十目篩。一方寸的網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為奇跡。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目。細目。5.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分為雁形目、雞形目、鶴形目等,松柏綱分為銀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為科。6.目錄:書目。藥目。劇目。7.名稱:題目。名目。8.下圍棋時所圍的空白交叉點,一個點為一目:中方棋手僅以一目半之優獲勝。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