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耎怎么讀 耎的意思

    “耎”字共有2個讀音: [ruǎn]   [nuò]  
    耎
    漢字
    讀音 [ruǎn]
    [nuò]
    注音 ㄖㄨㄢˇ|ㄋㄨㄛˋ
    部首 [而]  而字旁
    筆畫 總筆畫:9 部外:3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00E
    其它編碼 五筆:dmjd 倉頡:mbk 鄭碼:glgd 四角:10804
    筆順編碼 132522134
    筆順筆畫 一ノ丨フ丨丨一ノ丶
    筆順名稱 橫 撇 豎 橫折鉤 豎 豎 橫 撇 捺

    耎字的意思

    [ruǎn]

    1.物體前較大于后。

    2.弱,與“強”相對。

    3.古同“”:“尊子伯亦為京兆尹,坐耎弱不勝任免。”

    4.退縮。

    [nuò]

    古同“”。

    耎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ruǎn ㄖㄨㄢˇ

    物體前較大于后。弱,與“強”相對。古同“”:“尊子伯亦為京兆尹,坐耎弱不勝任免。”退縮。

    其它字義


    nuò ㄋㄨㄛˋ

     ◎ 古同“”。

    英語 weak, pliable, soft, yielding

    德語 biegsam, gefügig

    耎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ruǎn

    〈形〉

    (1) 軟弱,弱 [weak;feeble]

    耎,弱也。——《廣韻》

    仆雖怯耎欲茍活。——《漢書·司馬遷傳》。師古曰:“耎,柔弱也。”

    坐耎弱不勝任免。——《漢書·王尊傳》

    鄭魏者, 楚之耎國。——《戰國策·楚策一》

    (2) 軟,與“硬”相對 [soft]

    耎,柔也。——《玉篇》

    數以柔耎之玉體,犯勤勞之煩毒。——《漢書·司馬遷傳》。師古曰:“耎,柔也。”

    耎字的辭典解釋

    耎ㄖㄨㄢˇruǎn形

    柔弱、柔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仆雖怯耎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唐·李賀〈南園〉詩一三首之九:「泉沙耎臥鴛鴦暖,曲岸回篙舴艋遲。」通「軟」。

    退縮。《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其已出三日而復,有微入,入三日乃復盛出,是謂耎。」裴骃集解引晉灼曰:「耎,退之不進。」

    康熙字典解釋

    耎【未集中】【而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3畫

    《廣韻》而兗切《集韻》《韻會》乳兗切,??音軟。《說文》稍前大也。《玉篇》柔也。《類篇》弱也。《集韻》??或作輭。通作耎。《戰國策》鄭魏者,楚之耎國。》《前漢·司馬遷傳》以耎脆之體。《莊子·胠篋篇》惴耎之蟲。

    又《史記·天官書》其已出三日,而復有微入,二、三日乃復盛出,是謂耎。《註》耎,退之不進。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耎【卷十】【大部】

    稍前大也。從亣而聲,讀若畏偄。而沇切

    說文解字注

    (耎)稍歬大也。稍者、出物有漸也。稍前大者、前較大於後也。從大。而聲。讀若畏偄。謂若偄也。而沇切。十四部。古凡耎聲字皆在十四部。需聲字皆在四部。後人多亂之。

    耎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耎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