耩子的讀音 耩子的意思
耩子 耩 jiǎng (1) 用耬播種 [sow with a drill]。如:耩子(耬車。一種畜力條播機);耩豆子 (2) 耕地 [till] 鋤得五遍,已上下不煩耩。――《齊民要術》 (3) 用耬施肥 [spread manure with a drill]。如:耩糞 耩 jiǎngㄐㄧㄤˇ 用耬播種或施肥:~糞。~種子,~棉花。 耩地講究技術。扶耬掌舵要穩,耬不能亂晃,還要掌握好力度,保證耩得不深不淺。拉耩步履得勻稱,不然耩的壟就不直,還要保證行距均勻,免得浪費地力。 耩(jiǎng)子,就是現在的播種機的祖先,現在北方農村還有人在用。
- 耩
- 子
“耩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ǎng zǐ]
- 漢字注音:
- ㄐㄧㄤˇ ㄗ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耩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方言。耬車。參見“耬車 ”。
網絡解釋
耩子
耩
jiǎng
(1) 用耬播種 [sow with a drill]。如:耩子(耬車。一種畜力條播機);耩豆子
(2) 耕地 [till]
鋤得五遍,已上下不煩耩。――《齊民要術》
(3) 用耬施肥 [spread manure with a drill]。如:耩糞
耩
jiǎngㄐㄧㄤˇ
用耬播種或施肥:~糞。~種子,~棉花。
耩地講究技術。扶耬掌舵要穩,耬不能亂晃,還要掌握好力度,保證耩得不深不淺。拉耩步履得勻稱,不然耩的壟就不直,還要保證行距均勻,免得浪費地力。
耩(jiǎng)子,就是現在的播種機的祖先,現在北方農村還有人在用。
“耩子”的單字解釋
【耩】:用耬來播種:耩地。耩豆子。也叫耬播。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耩子”的相關詞語
“耩子”造句
一個新手扶不好那把耩子,不是歪到了這一邊,就是斜到了一邊。
隊長一邊找幾個莊稼把式收拾耩子,一邊安排張嬸、柳嫂到倉庫篩撿豆種,提前作好耩地準備。
耩子樓斗里懸掛的螺絲帽,用來撒勻流出的種子,種子跌倒三條耩子腿里,螺絲帽發出歡快的“叮當叮當”。
二鴿子牽著騾子幫耩子,光著脊梁抱怨說。
于貴仁二話沒說,拿著拉耩子的繩把玉生兩手綁住,另一端往棗樹枝拋下來,抓住繩子頭彎腰一拉,玉生懸掛起來,于貴仁把繩子系在樹干上。
* 耩子的讀音是:jiǎng zǐ,耩子的意思:耩子 耩 jiǎng (1) 用耬播種 [sow with a drill]。如:耩子(耬車。一種畜力條播機);耩豆子 (2) 耕地 [till] 鋤得五遍,已上下不煩耩。――《齊民要術》 (3) 用耬施肥 [spread manure with a drill]。如:耩糞 耩 jiǎngㄐㄧㄤˇ 用耬播種或施肥:~糞。~種子,~棉花。 耩地講究技術。扶耬掌舵要穩,耬不能亂晃,還要掌握好力度,保證耩得不深不淺。拉耩步履得勻稱,不然耩的壟就不直,還要保證行距均勻,免得浪費地力。 耩(jiǎng)子,就是現在的播種機的祖先,現在北方農村還有人在用。
基本解釋
方言。耬車。參見“耬車 ”。耩子
耩
jiǎng
(1) 用耬播種 [sow with a drill]。如:耩子(耬車。一種畜力條播機);耩豆子
(2) 耕地 [till]
鋤得五遍,已上下不煩耩。――《齊民要術》
(3) 用耬施肥 [spread manure with a drill]。如:耩糞
耩
jiǎngㄐㄧㄤˇ
用耬播種或施肥:~糞。~種子,~棉花。
耩地講究技術。扶耬掌舵要穩,耬不能亂晃,還要掌握好力度,保證耩得不深不淺。拉耩步履得勻稱,不然耩的壟就不直,還要保證行距均勻,免得浪費地力。
耩(jiǎng)子,就是現在的播種機的祖先,現在北方農村還有人在用。
【耩】:用耬來播種:耩地。耩豆子。也叫耬播。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一個新手扶不好那把耩子,不是歪到了這一邊,就是斜到了一邊。
隊長一邊找幾個莊稼把式收拾耩子,一邊安排張嬸、柳嫂到倉庫篩撿豆種,提前作好耩地準備。
耩子樓斗里懸掛的螺絲帽,用來撒勻流出的種子,種子跌倒三條耩子腿里,螺絲帽發出歡快的“叮當叮當”。
二鴿子牽著騾子幫耩子,光著脊梁抱怨說。
于貴仁二話沒說,拿著拉耩子的繩把玉生兩手綁住,另一端往棗樹枝拋下來,抓住繩子頭彎腰一拉,玉生懸掛起來,于貴仁把繩子系在樹干上。